近期,IDC發布《IDC全球增強與虛擬現實支出指南》。IDC預計2020年AR/VR市場全球支出規模將達到120.7億美元,同比增長43.8%。
長遠來看, IDC對全球市場持樂觀態度。全球總支出規模在2020-2024的5年預測期內將達到54.0%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呈現出較好的發展趨勢。
2020年中國市場在AR/VR相關產品和服務的支出總量占據了全球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約為55%),較疫情前顯著增加。而中國的總體市場規模將于2020年底達到66億美元左右,較2019年同比增長72.1%,在規模及漲幅方面均超越美國和日本,位列全球首位。同時,中國市場的5年(2020-2024)CAGR也將保持在大約47.1%的水平。
去年以來,包括微軟、蘋果、谷歌等巨頭爭相加碼VR/AR市場。蘋果、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紛紛入局AR領域,這一波由科技巨頭公司掀起的AR巨浪潮至已毫無懸念。
AR科技的持續升溫也在證券市場上有所體現。近期,納斯達克指數持續上漲創出新高,熱門中概股也普遍出現上漲。中國受疫情影響較小,預計優質中概股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微美全息作為全球全息AR第一股,既有優質中概股的潛力,但因在指數低位時上市,價值被嚴重低估,引發眾多知名銀行券商機構關注,包括美國銀行在內的知名銀行等持有微美全息。
如果說上個世紀互聯網崛起,是世界的黃金時代的開發紀元,那么現在的新技術全息AR崛起等同于它,比起VR來說它更近于人們的生活,我想這就是世界商業巨頭把賭注壓在AR技術上的原因之一。
18世紀到20世紀,人們迎來了兩次工業革命,為世界的本根帶來不一樣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互聯網市場上,人們開始了以數字化的方式接觸生活,人們從工業時代走向了數據時代;21世紀是千禧一代的舞臺,在互聯網出現之期長大的他們,表現出對新技術熱衷,而我們的生活剛剛經過大數據時代和云計算時代,面對全球過億的年輕用戶,全息AR將成下一個致富創業的大風口。
微美全息的全息顯示技術又稱虛擬成像技術,即在實景半空中呈現三維物體影像。其利用干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當采用激光輻射物體,物體將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部分激光與剛形成的物光束產生干涉,記錄干涉條紋的底片經過特殊處理形成全息圖;再現原物信息需要將得到的全息圖進行激光照射,激光的強相干性使其出現原始象和共軛象,即利用衍射原理得到三維全息圖像,這是公認的未來實現3D顯示最為理想的技術。
未來,當全息觸控交互技術正式落地,每個人如同擁有了一扇“任意門”,即刻能通向心中的目的地。人們只需在室內使用設備進入新場景,新場景或是現實世界里的地區,或是虛擬游戲世界,以各自的“分身”全息投影影像進入場景,擁有“瞬移”技能。還可以對影像的角色進行換裝、任意更改發型等。揮動手掌便可在空中放出數字顯示面板,手指能在面板的任意位置滑動、點擊,凌空從界面中抽取出實體攝像頭進行拍攝或在面板上搜索讀取資料信息,這些特征將直接取代手機的功能。
此外,在新場景中人們的影像可以相互交談對話,異地同屏,穿戴上觸覺裝備還可握手與擁抱,人們像是生活在兩個世界之中。從2020年馬云、馬斯克已運用全息投影技術同臺現身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云會展”來看,“全息”概念已極具想象空間,未來其核心競爭力與取代力將有目共睹。
技術革命,勢在必行
近年,伴隨VR、AR技術愈加廣泛地應用到各類消費場景中,不少頭部互聯網廠商與零售商紛紛試水。如今,5G與云計算為VR、AR行業提供了強大的基礎設施,決定了其在商用領域的落地進程將會加快。
但任何新的科技想要實現規模化落地,都需要深扎行業,挖掘到真實痛點并找到精準的應用場景。
作為5G應用的生態服務商,微美全息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全息云服務,微美全息云產品布局商業應用場景主要聚集在家用娛樂、光場影院、演藝系統、商業發布系統及廣告展示系統等五大專業領域。
微美全息覆蓋從全息計算機視覺AI合成、全息視覺呈現、全息互動軟件開發、全息AR線上及線下廣告投放、全息ARSDK支付、5G全息通訊軟件開發、全息人臉識別開發等全息AR技術的多個環節,是一家全息云綜合技術方案提供商。
5G 的高傳輸低時延等特點能夠豐富 XR 應用場景。5G 網絡的大帶寬特性能夠滿足 XR 發展需求。5G 疊加邊緣計算能夠帶來低時延,將本地渲染所需算力轉移到云端處理。
作為業內領先企業,微美全息借助自身對行業發展的深入了解,挖掘行業及消費者痛點,加之技術、數據方面的自有優勢,為微美全息在新技術研發領域的突破奠定了必然基礎。
5G、顯示、AI等新技術的逐步成熟,內容端作品的豐富和質量的提升,將帶動整個AR/VR產業走向真正應用爆發的起點,AR/VR在未來三年將逐步演繹成為確定性的產業機遇。
對于大多數參與這個行業的玩家來說,更多的機遇在于下游的內容端,在于圍繞AR和VR內容的創新和模式的創新,無論是高清視頻、沉浸式游戲、運動健身、教育、購物還是其他,內容端方興未艾,行業剛剛起步,目前仍未有優勢特別明顯的巨頭產生,而應用場景的多樣化更考驗的是內容的質量和創新效果,這個全新產業對于大量初創公司和行業領導者都具有同樣的機遇。
來源: 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