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來說,藝術是什么?是畫展中精致的畫作,還是博物館中穿越百年的雕像?
可能是天生愚笨,或者藝術本就高深,在我的生活體驗中,藝術似乎一直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看不懂」。我很難從一條直線、一片色塊中體會到藝術的美好——相比藝術,一款動畫精美、功能全面、細節滿滿的 app,更能讓我體驗到「美」。
▲ 《白底上的黑色方塊》,馬列維奇,1913 年
而在我體驗各種 app 時,卻被一款 app 中的藝術震撼到叫出聲,它就是名字都很「哇哦」的《WOW AR ART》。
自從蘋果讓 iPad、iPhone 搭載上激光雷達掃描儀后,我一直在尋找可以讓激光雷達物盡其用的 app,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為大家做過一次分享。如今 AR 在移動設備上的應用,總結起來就是工具(《測距儀》)、教學(《Jig Space》)、游戲(《憤怒的小鳥 AR 版》),在為虛擬物品疊加到現實中感到驚喜的同時,AR 游戲穿模、AR 測距不準、AR 建模精度低等問題,依然無法忽視。
▲ 建模效果并不完美
教育似乎是 AR 現在最好的應用場景:在現實空間中,透過 iPad 觀察繁星運動、通過手機查看細胞結構。上面提到的問題,在求知欲面前,都不再是問題。《WOW AR ART》所做的,就是滿足我們對藝術的求知欲。
如果只是分享這款 app 的操作方法,那著實沒什么特點。打開 app,點擊屏幕,選擇喜歡的藝術裝置,點擊中間的播放按鈕,你可以進行觀看、拍攝、錄制。
就這?沒錯,就這。這款 app 的趣味不在操作或者功能性,而在于它可以讓你在桌子上、客廳里、馬路邊、廣場中,隨時隨地體驗不同的藝術場景,如同欣賞一場藝術表演。
▲ 比如在路邊
《WOW AR ART》為我們提供了三種不同風格的藝術裝置,分別是《EVERYDAY》《Betweener》和《Loop of Life》,從生活到幻境,你可以使用它體驗到藝術百態。
路障霓虹垃圾袋,藝術就在你身邊
什么是藝術?《WOW AR ART》告訴我們:生活處處是藝術。人行道、路障甚至垃圾袋、霓虹燈,當生活中常見的元素在旋律中旋轉變換,你的日常就變成了藝術。
《EVERYDAY》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元素融入到現實場景中,非常適合在戶外進行展示。現實與非現實的交織中,藝術手法描繪的日常里,你眼中看到的,哪里是真實,哪里是虛擬呢?《EVERYDAY》創造了一個邊界不清的場景,在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真實與虛擬的交匯與碰撞。
虛擬世界來問好,溝通感情靠舞蹈
你有沒有想過,AR 世界其實并不是我們創造的,只不過是我們通過技術打開了另一個維度的門,把那些一直與我們共同生活卻無法看到的事物展示到面前。AR 世界的人們說不定也一直想與我們交流,卻找不到方式。直到他們發現了舞蹈。
打開《Berweener》,你會看到一個虛擬小人隨著音樂來到現實世界中,為你獻上一段熱舞。你可能會跟著旋律和它一起搖擺,也可能會突然陷入深思:虛擬的是它,還是看它舞蹈的你?
《Berweener》里的舞者就是我們這些數碼原住民的化身,它們自由、活躍、精力充沛,穿梭在真實與網絡之間——我們的生活其實早就被豐富的網絡世界分割成了兩條時間線,而在真實與虛擬之間舞蹈的小人,就是連接兩者的橋梁。
古老藝術未失傳,現代科技來演繹
將一個圓盤等分,在邊緣畫上角色的不同動作,旋轉這個圓盤,你就會看到圓盤上的角色動了起來:少男少女跳起了舞蹈、猴子穿過了圓環。這就是最古老的動畫,被稱為費納奇鏡。今天,我們也可以利用費納奇鏡的原理,創作出有趣的動畫效果。
▲ 比如在餐桌上讓皮卡丘跑起來
費納奇鏡是早期無聲電影的雛形,利用視覺暫留效果,讓我們感覺畫面好像動了起來。在《WOW AR ART》中就有一個模仿費納奇鏡的藝術裝置,被稱為《Loop of Life》。
在這個藝術裝置中,我們可以看到最古老的動畫與最現代的技術相結合,演繹出生命從細胞變成生物,從海洋飛向藍天的生命史詩。不斷的旋轉、重復、循環。藝術還是技術,古老還是現代,在這個不斷選擇的幻境中,你會感受到從最初到未來的變換。
總結:美好可以更有趣
憑借著 AR 技術,我們不僅可以站在遠處欣賞藝術,還可以拿起手機平板,走到 AR 藝術中,全方位的感受藝術帶給我們的驚喜與震撼。雖然還是無法明確的說出藝術到底是什么,但身在其中,我知道藝術一定想對我們說什么。
我們總認為藝術是高高在上的,可換個角度,藝術其實就是對生活、理念、過去、未來的一種表達形式。不論是古老的費納奇鏡還是現代的增強現實,它們都只是承載著藝術情感和觀點的技術罷了——不斷改變的是技術,從未改變的是藝術。
《WOW AR ART》將手機、AR 等現代技術與藝術表達結合在了一起,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全方位的去欣賞、去理解、去品味藝術家們想要表達的一切,而在這個虛擬的 AR 世界里,你可能會看到關于藝術的另一個角度。
來源:APP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