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研究(Nature and mental health: An ecosystemservice perspective)表明,接觸大自然,例如在小區里散步或在附近的公園里徒步旅行,這能給我們帶來精神健康以及其他一些潛在好處(包括降低皮質醇激素水平和降低血壓)。
但是,在樹木荒蕪的冬季,或者在全球范圍內需要社會疏遠的大流行期間,以及對一些護理能力有限的家庭居民和住院病人來說該怎么辦?
對此,專家們就該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研究,以探索其他可行性方法。
最終,他們發現,電視和VR成為了可行的選擇。
事實證明,盡管并不像在自然界中實際散步所獲得的收益那樣可觀,但是觀看自然景色類的電視節目也能提供類似的收益。
這項發現來自英國埃克塞特大學,該大學最近在《環境心理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關于這個主題的研究(What is the best way of delivering virtualnature for improving mood? 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high definition TV,360° video, and computer generated virtual reality)。
這項研究涉及96位參與者,心理學家希望探索與在電視上觀看一樣,通過虛擬現實頭盔體驗大自然是否有利于心理健康。
他們也很想知道與虛擬自然環境的互動是否比被動的虛擬現實體驗帶來更多的好處。
他們認為,這種體驗越是身臨其境,人們就會感覺到更多的“存在”,從而改善他們的情緒和與自然的聯系感。
為了模擬醫院和療養院中許多人的情緒狀態,96名參與者先觀看了一段4分鐘的視頻,旨在誘導人們產生厭倦感。
在影片中,一個男人單調地描述了他在一家辦公用品公司的工作,包括一次客戶談話、在辦公桌邊吃午飯、以及文具的價格。
然后,參與者們被隨機分配到下列三種情況之一:
在高清電視屏幕上觀看帶有五顏六色的魚和一只烏龜的熱帶珊瑚礁視頻;
通過頭戴式顯示器(HMD)觀看360度VR全景珊瑚礁視頻;
通過VR頭顯觀看類似的計算機生成的場景,參與者可四處移動,并使用手持控制器與魚類和珊瑚互動。
前兩種情況使用了著名的BBC電視連續劇《藍色星球2》中未展示的鏡頭。該節目的團隊幫助確保視覺和聽覺內容在三個場景中緊密匹配,每個場景持續5分鐘。
主要研究人員 Nicky Yeo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三種條件下觀看自然景色都可以降低負面影響,包括無聊和悲傷之類的情緒。”
“由于COVID-19隔離,世界各地的人們只能面對有限的戶外環境,這項研究表明,自然項目可能為人們提供一種從數字自然劑量中受益的便捷途徑。”
但是,研究同樣發現,只有在交互式VR中體驗過該程序的參與者才表示情緒有所提高,并且感覺與大自然的聯系更加緊密。
埃克塞特大學心理學家,該研究的作者之一Mathew White說:“虛擬現實可以幫助我們提高那些無法輕易進入自然世界的人們的幸福感,例如那些在醫院或長期護理中的人。”
“但這也可能有助于鼓勵健康人群與自然的更深層次的聯系,這一機制可以培養更多的環保行為,促使人們在現實世界中保護自然。”
來源:VR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