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menu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menu>
  •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nav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nav>
  • 專題欄目:ARVRMR虛擬現實

    “痛點”即機遇 大學生創業首先應挖掘痛點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哈爾濱11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我們為徐工集團提供虛擬現實支撐的技術平臺,在虛擬環境中對未來機械進行1:1仿真應用,之前的重工業工作流程完全被打破,幫助提高了一半以上的工作效率。”今天上午,在以“找到痛點”為主題的2020年大學生東北微創營專題培訓中,秦皇島視翼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劉宇涵分享了他的創業經歷。

    他發現,在他所從事的虛擬現實科技研究領域,人們將更多關注投在了應用領域,但用這項技術改變工作方式和流程以提高效率的優勢還沒有被充分開發。“這是一大市場痛點。我們還在規劃更多面向未來國產機械的設計與研發驗證平臺,如裝載機、壓路機和起重機等重型工程機械,從源頭上幫助傳統行業優化工作流程,用新的設計理念設計產品。”

    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史波多年從事創新創業工作,他在輔導學生創業項目時發現“創業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他看來,技術型創業項目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沉溺于技術邏輯里,“總是強調技術的先進性,卻忽略了思考用戶痛點,甚至忽略市場邏輯,這樣創業不一定能走向成功。”

    培訓中,他告訴營員們,市場痛點可以被主動挖掘出來,找到市場痛點才能獲得更多市場機會,了解更多市場需求,“找到痛點,就能慢慢明確創業方向。”不過他也提醒說,“區別于做公益,創業企業瞄準的痛點再痛也得有商業價值,這樣才能持續發展。”

    “痛點”的背后往往充滿了機遇。金賢俊在韓國留學時發現,韓國消費者如果從中國購買物品,國際物流要長達十幾天,“國際物流蘊含了廣闊前景”。確定了方向,他在威海成立了榮成絲路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今年年初疫情突發,基于之前合作基礎,他們決定開通全球防疫物資快速通道,并與境外合作伙伴們一起僅用了48小時,就解決了美國、新加坡、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等國的落地、清關、配送和時效問題。

    最近,他們又瞄準海外華人華僑在后疫情時期依舊要減少外出的情景,開發了“華人華僑生活超市”的小程序,與威海當地一家大型超市合作,試點韓國“跨境云超市”:華人華僑在韓國下單后,超市立即備貨發貨,僅3天便能送到。“我們抓住了痛點,也抓住了機遇,得以迅速擴大公司規模和業績。”

    據悉,本場專題培訓為東北區微創營活動的一部分。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23支來自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等18所學校的創業團隊齊聚哈爾濱,與10余名創業教育專家、風投機構代表、創業新銳面對面交流。活動由共青團黑龍江省委員會、KAB全國推廣辦公室和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主辦,共青團哈爾濱師范大學委員會承辦,并得到了廣發證券有限公司和中國青年報社等單位支持。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