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蔣純科幻小說《智能的覺醒:驚天預言》作品研討會在杭州中國網絡作家村舉行。
此次會議由浙江省作家協會新文學群體工作委員會、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聯合主辦。與會專家們就蔣純作品的成績和待改進方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充分肯定小說的價值,也提供了諸多建設性的意見。會議由浙江省作協新文學群體工作委員會主任、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夏烈主持。
▲《智能的覺醒:驚天預言》作品研討會與會嘉賓
據了解,《智能的覺醒:驚天預言》是IT行業資深從業者蔣純博士的科幻作品,以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塑造了中國年輕信息安全專家李杰,在中國公安網警和國際網警的支持配合下,與威脅全人類的人工智能及其幕后操縱者斗智斗勇,殊死搏斗,最終力挽狂瀾,拯救了世界。故事塑造了科技時代的中國英雄人物,也通過以小見大,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并深刻地印證了“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智能的覺醒:驚天預言》蔣純 著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計算機科學家陳純院士、財經作家吳曉波、《小別離》作者魯引弓、評論家夏烈、投資人曹國熊都為這本書作了封面推薦。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給本書的推薦語是:“小說對于人類在接近奇點的科技力量面前,如何做好‘科技向善’做了生動的預演。深入的思考隱藏在扣人心弦的情節之中,值得大家一讀”。
主持人夏烈說,科幻是一個熱門話題,和中國崛起、科技對人類的機遇和挑戰有關,蔣純作為一個科技行業資深從業者和跨界的作者,正好符合我們科幻和新文學群體的定位,期待著今后有更多好的作品。
《智能的覺醒:驚天預言》最初創作于1997年,書中提及的很多內容,比如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的普及等在如今已經實現。于是在2019年修改此書的時候,蔣純將這些更多作為背景呈現。蔣純是計算機博士,多年從事IT開發工作,現在是一名熱門的科技投資人,之所以隔了這么久仍然出版這本小說,他表示,“中國科幻正在崛起,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今天的少年讀者,需要承擔像故事中一樣的對世界的責任,這是我希望這本書作為少兒科幻出版的意義所在。”
小說中提及了電腦算法引起的算法股災,在近期兩個熱門事件:TikTok收購案和《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一定程度上均有所體現,它們背后有著強大的算法世界。
對此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邵若愚表示:“好的科幻作品就像是鏈接現實和世界的編碼,又像是對未來世界的一場虛擬評價。”他指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當中,雙刃劍的效果已經成為當下人們需要審慎面對的問題,而目前我們的少兒科幻作品中少有類似宏觀式的展望。他希望這本書能以故事的形式為少年讀者如何直面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提供建設性的思維,“小說中一種天真而執著地相信未來的信念,將超越一切算法,我想這就是作者最想傳達給孩子們關于未來的一個預言。”
而如何讓少兒讀懂硬科幻,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詹玲說:“我認為每種小說都有它的情節的特性,蔣純小說的情節特性在于驚險、懸疑、推理和反轉。其實可以引申為硬科幻小說具有的情節特征。”她指出蔣純塑造了一個理想化的主人公,以整潔干凈的文字推進情節,這幾點都照顧到了少兒的閱讀習慣。
《山海經》雜志總編輯毛曉青指出小說在形象化、可視化上做了有效的呈現,“如《頭號玩家》般,作者從現實生活出發還原了一個可感的未來生活場景。”青年評論家行超則表示科幻文學是關于未來的文學,但科技并不是其本質,最終指向仍然是人文主義精神。
幾位嘉賓共同提及了小說中為了方便閱讀,在標題中就將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區分得較為清楚,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這二者間將出現混淆,作家如何面對?蔣純回應道,也許之后的十年,科技能讓真實和虛擬融合,進而帶來一個思考,人工智能成為特別大的挑戰,這也是行業內近來熱門的話題。“這本書是我對未來場景的一種預言,不同作者提供不同的預言,這是人類集體的思考。當我們身處一個新社會,我們每個人如何自處,我試圖提供一種推演和想象。”
來源:讀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