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menu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menu>
  •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nav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nav>
  • 專題欄目:ARVRMR虛擬現實

    酷派AR部門獨立細節:股權無關聯、知產將買斷

    近日,酷派集團(02639.HK)原AR(增強現實)事業部宣布已完成拆分,獨立后新公司命名為“深圳影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影目科技”),原AR事業部負責人楊龍昇出任影目科技CEO。影目科技方面表示,其新一代AR眼鏡新品將于今年春季亮相。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影目科技的一位內部人士獲悉,新公司與酷派集團在股權及人員方面不再有任何關聯,并且將買斷相關的知識產權。另據消息人士透露,AR事業部的變化及獨立出去,與酷派集團近期的高層變動有直接關系。

    針對新公司重點發力的AR眼鏡業務,記者從產業鏈上下游了解到,目前AR市場無論是供應鏈,還是消費需求都尚未成熟,AR產業何時能迎來真正的落地爆發還有待時間驗證。

    與酷派集團“脫鉤”

    天眼查數據顯示,影目科技于2020年12月30日注冊成立,楊龍昇系法定代表人,也是實際控股人,持有公司77%股份,另一位股東是白藝沖,占股23%。通過“查關系”功能,影目科技與酷派集團在股權上并無明顯關系。

    影目科技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跟酷派集團的股權上已經沒有關系了,但是業務上還有一些關系。此外,包括相關專利等知識產權會通過買斷的形式交割。

    “公司方面對外不想再去追溯和強調獨立的原因、或者與酷派集團的歷史淵源,新公司聚焦將主營業務重新出發。”該人士如是說道。

    記者查詢香港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官方網站注意到,2020年12月20日,酷派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行政總裁梁銳辭職,并且由執行董事調任為非執行董事,與此同時,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陳家俊接過行政總裁一職。

    眾所周知,酷派集團是國內老牌手機廠商,昔日的光環不僅有“第一臺CDMA彩屏手機”、“世界上第一款雙卡雙待手機”等標簽,而且還曾與華為、聯想、中興通訊統稱“中華酷聯”,依靠運營商定制補貼躋身國產手機品牌市場前列,不過在2014年至2017年間經歷了與360、樂視的“三角戀”,再加上過于依賴運營商、產品創新乏力等,公司業務急轉直下“元氣大傷”。2018年,酷派集團的控股權轉移到了深圳地產商京基集團的手中,因為酷派集團持有大量優質土地,又被地產企業控股,因此業界不少人士猜測其或將在地產領域有所動作。事實上,酷派集團在危機時期一度靠出售地塊“自救”。

    值得一提的是,新任總裁陳家俊便是京基集團創始人陳華的“二公子”。陳家俊正式“入主”酷派集團是在2019年1月,時任董事會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的蔣超被罷免,陳家俊被委任為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固定年薪為300萬元人民幣。大約7個月后,酷派集團又發布公告稱,陳家俊成為董事會主席,不再擔任行政總裁一職,與此同時執行董事梁銳擔任行政總裁一職。梁銳任職一年多后,即2020年12月20日,行政總裁再度交到了陳家俊手中。2021年1月12日,即陳家俊接任行政總裁后僅20余天后,酷派集團發布公告稱,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與深圳市星華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已就酷派信息港城市更新項目二期及三期訂立合作協議,據此,該項目將由宇龍提供其擁有地塊,由星華安提供資金及有關建設、運營及銷售之專業知識。

    另一位接近酷派集團的第三方消息人士透露,陳家俊“掌權”酷派集團,把之前的很多業務進行了剝離,而AR事業部的楊龍昇等人也想創業就獨立出來了,可以說是雙方各取所需。

    AR市場前景幾何

    需要指出的是,酷派AR團隊曾于2020年7月發布第一代輕量級AR眼鏡,售價299元,官方公開的數據稱僅一周內預約量近5000臺。隨后在11月舉行的第七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第二款AR產品亮相,支持5G通訊。不過,截至目前,酷派AR眼鏡并未真正面市銷售。

    根據影目科技方面的官方信息,新一代產品將在今年春季推出。關于未來的產品方向,影目科技方面稱面向C端大眾消費者,將是一款“大眾都能買得起的智能眼鏡,而且具備時尚屬性”。

    影目科技AR眼鏡會對標誰?相關人士表示,“影目科技實際開辟了一個新的品類,如果說和這個品類最為接近的,那可能是蘋果即將發售的AR產品。從目前供應鏈、媒體等的種種消息來看,蘋果是唯一和新公司產品形態或定義最為接近的廠商。”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蘋果公司官方并未回應市場上關于AR產品的任何傳聞。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蘋果很有可能在2021年或者2022年推出AR產品,做此預測的理由來自兩方面,一是蘋果的頭戴顯示器已申請了眾多專利,二是蘋果在2020年10月推出的手機iPhone 12 pro、第二代智能手寫筆Apple pencil等新品中都出現了AR相關的零部件或功能元素。

    記者從國內多家AR廠商了解到,盡管還不知道蘋果AR產品面市的確切時間,但產業上下游都很樂見甚至期待,希望蘋果AR眼鏡能如Apple Watch、AirPods等一樣“攪動”相關垂直市場,帶動產業及消費需求的爆發。

    從京東、淘寶等零售電商平臺上搜索“AR眼鏡”,結果顯示的產品大多數在命名上使用的是“VR(虛擬現實)眼鏡”,如HTC vive、Pico、大朋、華為等,而命名為“AR眼鏡”的品牌寥寥,如愛普生BT-300等。無論是電商社區的用戶關注及互動情況,還是銷量數字等,AR眼鏡在消費端的需求明顯不高。

    事實上,從技術層面上來說,AR與VR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均屬于計算機圖形圖像研究范疇,從社會認知角度,VR與AR往往被劃歸到同一產業內。大多數AR廠商及背后的資本機構仍在押注未來,企盼市場爆發的拐點。

    AR市場仍在成長期,在AR廠商塔普翊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陳欣莉看來,一方面是人才、技術研究仍在投入階段,尤其是光場顯示及其他視網膜顯示技術,另一方面是OEM供應鏈不成熟,這意味著量產困難,而只有量產規模化,才能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另一家國產AR廠商谷東科技CEO崔海濤則認為,蘋果在今年推出AR眼鏡的可能性比較小,AR產品在C端的體驗普遍還不理想,不足以驚艷市場,產業整體還不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酷派AR部門獨立前后,聯想的企業級AR智能眼鏡在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類展覽會)上亮相,華為與AR公司亮風臺簽署合作協議,愛奇藝的VR業務公司愛奇藝智能宣成B輪數億元人民幣融資……VR/AR的市場或醞釀新一輪“火熱”,獨立生長的影目科技能否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來源: 貝果財經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