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高端的汽車自帶AR導航,還有各種先進的控制面板之類的高端操作。可惜作為一個開老爺車的自媒體,就是抬頭顯的試用都申請不到。不過,如果單純想體驗一下AR導航的話,倒是不難,高德地圖就有AR導航模式,就是通過手機攝像頭錄制路面實時情況,再把導航相關的信息結合其中。
相信經常折騰手機導航的朋友,一眼就看出難點在哪里。由于是需要實時拍攝,所以必須手機攝像頭高于擋風玻璃底線,否則根本無法拍攝外圍環境。實測手上多款傳統的空調位置的手機夾子都不合適,而吸盤式的手機支架之前買過兩個,質量都非常不靠譜的說。
剛好在某魚上面看到萬能手機支架,不貴,湊合買回來試試。萬一賠了,就當停車過了一分鐘,額外多交停車費吧。
做人最重要是開心,萬一交點學費也不必那么計較嘛。看到這樣的包裝,我確實有點擔心的。包裝盒下闊上寨,高度又不夠,以致于根本沒有真正封蓋。而且紙皮超薄,感覺就是那種三無包裝廠出來的貨色。
從外包裝,大家比較好理解,所謂的多功能手機架子,就是可以加載后視鏡、儀表板等多個位置。當然了,對于我這種兩廂車用戶來說,夾在哪里都對視線有點影響,權衡利弊,我還是選擇安裝在儀表板上面。
萬幸,打開包裝以后看到實物倒是不錯,夾子的阻尼非常大,這一點倒是讓我安心了不少。畢竟不想開車的時候,手機突然掉落,手機事少,最怕分神出意外。
這一端才是夾手機的,而且還能萬向轉動,適應不同的空間和使用習慣。
中間的橫條其實是卡簧,左右壓下,即可張開。同樣,阻尼非常大,夾手機挺牢固的。
夾在儀表板上面就是這樣子的,挺費力氣的說。放心,夾子內部都有防滑設計,不會那么容易刮花儀表板,也不容易掉落。最起碼,我試著開了30多公里,時速100-110左右沒事。受限于時間和周邊高速的環境,再高沒有適合的條件測試。
夾上手機以后就是這樣子,別急,我們還需要調整手機為橫向放置,這樣子的屏幕更適合導航和AR體驗。
當然了,要實現AR功能,本質還是需要手機和APP兩個軟硬件。手機的話,有GPS定位的都可以,APP我用的是高德。其他的導航軟件用得比較少,暫無了解是否有AR導航,歡迎大家補充。
要實現AR導航,,先打開高德地圖,并且選擇一個目的地,開始導航。
打開導航,然后選擇更多,選擇AR導航即可。貌似,高德地圖是有一個可選插件安裝的,不過,已經裝過的就不會重新提示了。
由于并不是真正的車機或者專門的智能平臺,說白了就是換一種顯示方式的高德地圖而已,實在話,實用性不高,就是圖新鮮。高德的AR導航,可以動畫顯示轉向標志、識別前車距離等多種信息,看起來還是科技感滿滿的。
然而這種入門級的AR導航有多個缺點,比方說,超級耗電(GPS+實時攝像)、容易被影像分神、不如傳統導航的路線圖簡潔。建議大家玩玩就好,認真你就輸了。
來源: 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