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牛年春晚用XR技術刷了一波存在感之后,近日一場線上演唱會用黑科技再度刷新了人們對娛樂科技的新認知。
3月26日跟27日,愛奇藝為THE9推出沉浸式虛擬演唱會。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演唱會是全球首個影視級LED寫實化虛擬制作XR直播演唱會。
實拍舞臺與XR渲染效果
去年以來,國外防彈少年團、BLACKPINK、Billie Eilish等藝人的演唱會就曾以XR、多視角觀看等技術和互動方式拉高了演唱會的制作水準。借助國內外大牌歌手的知名度,這也助推線上演唱會獲得多方關注。
這次愛奇藝為THE9舉辦的沉浸式虛擬演唱除了給粉絲帶來視覺盛宴,外界也好奇其踏出這一步做前瞻性布局是從什么方面著手?在5G、AR、XR等技術的加持下,虛擬制作這個新產業在未來能為演出產業釋放多大的價值?
云演唱會“疫”外爆發,虛擬演出賽道受資本關注
在去年云演出迎來一輪爆發,我們還是有必要去探討下這種演出形式被催化加速的一個突破口。
一方面還是受疫情影響,演出活動由線下向線上順勢而為。根據高盛發布的《Music In the Air》預測,受疫情影響,去年全球現場音樂演出的收入損失超過四分之三。在這樣的前提下,線上演唱會已經成為了音樂演出產業的有力補足。
另一方面各種技術推動演出行業加速創新。2020年因各種演出業受到外因影響推動的同時,它也加速傳統演出與新興技術AI、VR/AR/XR技術與5G網絡、4K/5K直播在發展,推動虛擬演出落地。這次愛奇藝通過XR、AR等技術,打造了一場“THE9虛實之城沉浸式虛擬演唱會”,因逼真的XR視效和豐富的線上互動引發行業轟動。
在內外因素的推動下加速虛擬演出的落地,同時也吸引到全球不少資本的關注。
去年7月,B站參投日本虛擬演播技術商Lategra;
去年11月,騰訊音樂宣布投資WAVE并達成戰略合作;
今年2月,環球音樂集團與Big Hit和YG共同投資了直播平臺KBYK Live;
今年3月,索尼音樂娛樂和網易共同投資了洛杉磯直播公司Maestro;
據音樂財經網報道:2020年雖說國內音娛行業整體投融資事件的數量和金額都不多,但從中能看到一個明顯的趨勢,即獲得融資的企業大部分都與線上音樂內容、虛擬演出、音樂軟件和技術服務等領域相關。在虛擬演出領域,愛奇藝、騰訊音樂、網易、B站等相繼入局。
作為國內文娛產業的代表,愛奇藝一直在內容層面不斷創新。如今隨著線上內容邁入下一代內容的分水嶺,打造出用戶感興趣的內容新形態,改變現有體驗成為各家關注的焦點。
虛擬制作賽道頭部玩家聚齊,愛奇藝切入的優勢是?
這次愛奇藝為THE9舉辦的虛實之城沉浸式虛擬演唱會,在業內獲得不少好評。如果站在制作的角度去看,愛奇藝在虛擬制作上是如何實現突破跟創新?
一、搭建基礎設施
平臺制作一場虛擬演出,需要在技術跟內容上做好把控。從上游來看,不論是線下還是線上演唱會,制作方要先搭建好一個場地。在場地當中LED廠商提供的LED屏是呈現一場演唱會視覺效果的重要一環。傳統的LED屏作為節目或者演唱會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是應用于現場氛圍。
當下,實時LED墻鏡頭內虛擬制作是當下最先進的虛擬制作技術。《曼達洛人》應用的正是這一制作技術,它的虛擬片場被LED墻圍繞起來,顯示內容由虛擬引擎驅動,表演者可更加自然地表演,攝影師則可隨心所欲地取景。
愛奇藝率先將LED寫實化虛擬制作技術應用到演唱會有不少挑戰,尤其是直播帶來的延時性挑戰。據報道,為了將這次線上演唱會實現影視級效果,愛奇藝不僅準備時間近半年,而且包括研發、技術、設備、內容制作等在內的總投資超過億元。雖說前期成本投入高,但行業內需要玩家率先踏出這一步,愛奇藝借虛擬制作也是在為行業摸索經驗。
二、內容制作與分發是平臺價值凸顯的關鍵
內容制作是一場演唱會的核心點。相對于線下演唱會來說,線上演唱會內容就主要包括內容創意和內容呈現這兩種形式。平臺舉辦一場線上演唱會就涉及到要內容供給,因為光有技術,沒有內容支撐,也很難與用戶達到真正的共鳴。
《斯芬克斯》的傳統舞臺和XR舞臺對比
在內容創意上,除了合作的明星資源之外,主要還是看團隊的制作能力、人才能力等。在內容創意跟IP打造上,有深厚積累的愛奇藝才能成為國內首場沉浸式虛擬演唱會的踐行者。當前,愛奇藝IP的制造能力已全面覆蓋劇、影、綜,已推出《隱秘的角落》、《偶像練習生》、《奇葩說》、《樂隊的夏天》等耳熟能詳的IP品牌。
另外線上內容可以成為虛擬資產復用,雖說前期投入制作的內容成本有點高,但重復使用的虛擬內容其實也是有望產生長尾效益。比如這次舉行的THE9線上演唱會,后續用戶仍然可以在愛奇藝平臺上繼續觀看,并且用戶手上持有的云票權益也是可以繼續保留。事實上,愛奇藝在內容上不斷地做新的探索,背后支撐的是其制作團隊在行業內積累的優勢跟實力保障了內容制作的質量。
三、線上特有的互動體驗,觀眾互動成為內容重要組成
線下演唱會重視氣氛,這是它很大的一個優勢,也是目前虛擬演唱會難以替代的。傳統演唱會更注重和現場觀眾的互動,什么時候可以大合唱,用什么樣的機位把某個觀眾的臉投到大屏上,更側重現場這群人自己怎么玩。在線下演唱會,音樂人會穿插合唱、問答等環節,但多數時候快樂是那些幸運兒的。
在線上,偶像可以通過翻牌、連麥、寵粉送禮等,跟用戶共同編織記憶,反而離大眾更近。云演出設有虛擬觀眾席,可通過多種實時互動方式,讓觀眾與現場表演藝術家進行多維互動,讓用戶在線上感受到沉浸式體驗。
愛奇藝在虛擬制作上已經走出第一步,未來這一領域又能帶來什么樣的想象空間?
云演出為“下一代娛樂內容”注入新血液,玩家們借虛擬制作能挖掘多大的價值?
回顧歷史,技術對文娛產業的影響是深遠的。十多年前《阿凡達》拉開了世界電影進入3D時代的序幕,隨后各種高科技技術在電影呈現上不斷創新。近十年來,文娛產業一直在內容上拼實力,如今已邁入下一代內容創新的分水嶺,誰能在內容形態和制作模式上進行變革至關重要。
以云演出為代表的虛擬制作讓文娛產業看到了一個新的方向,頭部玩家前瞻性布局又能挖掘到什么樣的價值?
一、除了線上演唱會,未來平臺整合資源拓展虛擬制作邊界
目前來看,不少頭部玩家布局虛擬制作眼光并不只是停留在線上演唱會。這次通過制作THE9線上演唱會,我們也看到愛奇藝已經率先在虛擬制作行業做出了一整套的制作流程,這個很有可能成為行業內參考借鑒的方向。
愛奇藝借線上演唱會只是虛擬制作的一種呈現形式,未來虛擬制作的發展路徑將是一套完整的系統,它不是為一場演唱會服務,未來還會嫁接愛奇藝已有的資源,如影視制作、內容發行、人才培養等,后續發展空間值得期待。
一方面是制作效率的提升,對應是過程成本的減少,內容產出帶來的回報更大。目前雖說搭建場景跟軟件投入成本上有點高,但在后面后面邊際成本是越來越低,效率會越來越高,非常短的時間就可以將一個演唱會推上去。
虛擬技術應用在愛奇藝上更多意義是在于對內容形態的有新的想象空間。平臺將同題材類型的內容用虛擬世界連接起來,有望呈現出一魚多吃的可能性。除了與演唱會合作緊密,未來也是有望在話劇、音樂劇、游戲、旅游等場景上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是降低拍攝風險性,制作周期更有保障。去年因受疫情影響,不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綜藝節目等都受到客觀因素影響,這也讓不少制作機構承擔較大的風險。
一旦虛擬制作走上正軌,基于LED影視制作基地成為常規化,它也會降低不少平臺跟相關公司的拍攝風險,制作周期跟成本能夠受到控制。未來虛擬棚很有必要,不論是做綜藝節目還是后續的影視拍攝都借它節省很多舞臺布景成本,長期的經濟效益一定是優于傳統工業規劃空間。
二、除了票務收入之外,線上娛樂服務帶來的增值潛力巨大
一旦云演出上后續實現常態化,未來在票務收入增長上還是較樂觀。同時虛擬演出帶來的商業化價值不僅僅只有票務收入,未來企業借各種線上娛樂服務帶來的增值潛力巨大。
2020年獲得Superchat收入最多的YouTube Channel前十位中,有九位來自日本,其中七位都是虛擬偶像。在國內未來虛擬演出不僅在虛擬偶像,在明星層面都有更大的價值挖掘空間。
在增值服務層面,這次愛奇藝為“云演出”還搭建了“云票”,可以完成消費閉環的系統中臺。基于愛奇藝在虛擬演唱會布局動作,借虛擬演出制作會產生長尾效益,帶動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娛樂消費需求,后續在增值服務上也會有更大的增長空間。
結語
隨著VR、XR、AI、虛擬形象等技術的成熟和普及,虛擬演出這一賽道的想象空間將會被不斷打開。愛奇藝率先從虛擬制作的產業鏈布局,從線上售票系統云票、虛擬制作基地兩方面搭建“云演出”的基礎設施,未來有望憑借內容與技術引領文娛產業新一輪變革。
來源:美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