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方式面臨新的挑戰,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的典型領域,虛擬現實迎來新機遇。繼2016年產業元年與2019年5G云VR元年過后,虛擬現實產業開始進入起飛階段,“五橫兩縱”技術體系初步成型,以應用服務、終端器件、網絡平臺和內容生產為重點領域的產業生態初具規模,云化發展路徑觸發產業鏈融合創新,“虛擬現實+”創新應用向生產生活加速滲透。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團隊聯合華為、京東方等產業鏈代表企業開展虛擬現實產業研究工作,編制完成《虛擬(增強)現實白皮書》。
白皮書核心觀點
1、繼2016年虛擬現實產業元年、2018年云VR產業元年、2019年5G云VR產業元年過后,2020-2021年將成為虛擬現實駛入產業發展快車道的關鍵發力時窗,目前全球處于部分沉浸/成長培育期。
虛擬現實沉浸體驗產業發展階段
2、國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積極推動虛擬現實產業發展,自2016年虛擬現實被列入“十三五”信息化規劃、互聯網+等多項國家政策文件以來,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相繼出臺指導政策支持虛擬現實產業發展,并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被列為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
我國各部委虛擬現實領域相關政策
3、虛擬現實可分為“五橫兩縱”的技術框架,其中“五橫”是指近眼顯示、感知交互、網絡傳輸、渲染計算與內容制作,“兩縱”是指VR與AR。當前存在單機智能與網聯云控兩條技術路徑,未來虛擬現實發展演進形態不是兩者簡單疊加,而是在云、網、邊、端、用、人等融為一體的創新體系下重構現有系統架構,觸發產業躍遷。
虛擬現實技術成熟度曲線
4、“虛擬現實+”創新應用向生產生活領域加速滲透:在商貿會展領域,催生疫情時代的未來會展新常態;在工業生產領域,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動能;在地產營銷領域,作為行業差異化競爭必由之路;在醫療健康領域,助力傳統醫學手段的有效補充;在教育培訓領域,賦能教學模式由被動接受向自主體驗升級;文娛休閑領域,成為新型信息消費模式的新載體。
虛擬(增強)現實產業地圖
白皮書目錄
一、發展背景
二、關鍵技術趨勢
(一)融合創新驅動虛擬現實用戶體驗持續進階
(二)近眼顯示:Micro-LED與衍射光波導成為當前探索熱點
(三)渲染計算:云渲染、人工智能與注視點技術引領VR渲染2.0
(四)內容制作:交互性體驗和支撐工具快速發展
(五)感知交互:自然化、情景化與智能化為前行之路點亮燈塔
(六)網絡傳輸:5G+F5G構筑虛擬現實雙千兆網絡基礎設施支撐
三、產業發展趨勢
(一)虛擬現實終端出貨量與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二)云化虛擬現實觸發端網邊云產業鏈條融合創新
(三)終端、行業應用與增強現實孕育投融資市場新機遇
(四)國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積極推動虛擬現實產業發展
四、創新應用分析
(一)虛擬現實+商貿會展:后疫情時代的未來會展新常態
(二)虛擬現實+工業生產: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動能
(三)虛擬現實+地產營銷:行業差異化競爭必由之路
(四)虛擬現實+醫療健康:傳統醫學手段的有效補充
(五)虛擬現實+教育培訓:教學模式由被動接受向自主體驗升級
(六)虛擬現實+文娛休閑:新型信息消費模式的新載體
五、我國發展虛擬現實產業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一)國內外發展現狀
(二)面臨的問題
(三)發展建議
來源:產業聯盟湖北分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