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收購虛擬現實明星企業Oculus后,Facebook就在加速研發新的AR裝置,在國內,各大互聯網巨頭公司也紛紛將目光瞄準VR或AR領域,首當其沖的便是國內的三大互聯網巨頭BAT。盡管各家公司在數字沉浸方面所投入的資源和精力有所差異,但總體來說,BAT巨頭對沉浸技術一直保持熱情。
騰訊在該領域起步較早,早在2015年便對外公布了Tencent VR SDK及開發者支持計劃,并設想利用自身的游戲、影視、社交、直播等泛娛樂資源優勢為用戶提供硬件+內容的配套服務。然而騰訊在硬件的自主開發方面未有建樹,反而是在內容方面的投入卓有成就。以社交起家的騰訊,自2017年以來陸續推出了如Solar VR, Lucky night VR等社交娛樂游戲應用。出于防守心態,騰訊對VR/AR的資本投資市場一直保持著熱忱,從2014年至今,騰訊先后面向如美國加州VR社交平臺Altspace VR,英國獨立VR游戲公司Milky Tea,好萊塢多元化媒體公司Skydance Media等多家專注于沉浸媒體的海外沉浸媒體公司投入資金,這一系列舉動也可視作騰訊為日后沉浸媒體在泛娛樂領域的全面爆發提前謀劃好布局;起步同樣較早的百度,自2016年便開始試水VR影視,試圖依托其自身流量優勢整合市場上最優質的VR內容資源。時至今日,盡管百度已經把主要精力轉移到了人工智能(AI)的開發及應用上,但其旗下的愛奇藝VR確早已成為國內VR娛樂應用行業的領軍企業;相比較之下,阿里巴巴則更專注于為提升購物體驗的沉浸媒體的開發與應用。2016年初,阿里巴巴對外宣布設立VR實驗室,并從購物場景角度出發,以增強用戶的購物體驗為核心目標。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集團先后投資了Magic Leap、Infinity AR、Lumus等致力于增強現實或混合現實的應用及開發公司,這些戰略布局均為阿里巴巴在零售產業服務的持續突破性發展奠定基礎。
日前,國內汽車制造商吉利汽車以線上形式發布了全系影像座艙——AID全息空中智能顯示系統,這意味著吉利汽車將成全球首搭全息無介質成像技術的車企,目前常用的車型是搭載的HUD或者AR-HUD,AR-HUD是需要投射在前擋風玻璃或者特制玻璃介質盒,但是吉利汽車智能全息座艙,采用AID-全息空中智能顯示系統,則完全拋開這些限制。資料顯示,吉利最新推出的全息影像,是把影像投射在空氣甚至真空環境中,所以它可以替代中控屏、儀表盤以及HUD的一部分功能,很有科幻感。據吉利官方介紹,AID全息空中智能顯示系統主要搭載在中控臺中央部分,以及后排座位的前方,虛擬助手為卡通形象。吉利汽車稱,此項技術將首搭于吉利ICON上,吉利官方號稱讓每人都有一個賈維斯。
眾所周知,全息技術近年來發展相當迅猛,據國外媒體報道,全息領域的專家們預測在十年內,全息投影技術將會被全面應用到視頻聊天中,因為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視頻聊天,據科技預測專家的推算,未來這些視頻軟件就會將全息投影技術加到虛擬聊天應用中,未來的我們和那些科幻電影中一樣,只要簡單地撥打視頻電話,就可以和愛人朋友近在咫尺地親密接觸與暢聊。
在國內,除了BAT外,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作為登陸納斯達克上市的全息AR企業-微美全息(WIMI.US),據悉,微美全息從2020年4月上市至今,已獲得累計1.7億美元的融資,近期,微美全息的AR產品“ WiMi HoloAR HUD”已獲FCC許可進入美國市場。公開資料顯示,AR-HUD未來會成為自動駕駛領域和電動車領域的核心配置,WiMi HoloAR HUD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制以下功能模塊:光學處理、圖像處理、語音交互、夜視成像、增強現實(AR)、ADAS、云服務等技術,實現車輛OBD數據讀取、騰訊微信后臺服務、阿里巴巴高德地圖導航、藍牙電話、全語音操控、大數據分析、顯示胎壓、支持mapbox地圖以及相關設置功能等,為車主提供安全駕駛服務以及汽車增值服務,另外,微美全息還宣布開發3D全息脈沖激光雷達產品“WiMi HoloPulse LiDAR”,這是一款多功能全息脈沖3D固態激光雷達,可為眾多領域(自動駕駛、環境感知、3D全息成像、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交通管理、3D打印等)提供解決方案,快速拓展全息技術應用市場。
來源:科技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