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P君和新來的小伙伴們講講什么是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就是我們常說的VR,是采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生成逼真的視覺、聽覺、觸覺一體化的,一定范圍的虛擬環境。用戶可以借助VR設備,以自然的方式與虛擬環境中的物體進行交互,從而獲得等同或者超越現實的感受和體驗。
簡單來說,VR就是一個結合了仿生學、電子電氣工程學、腦科學等學科的巨大科技黑洞,但與其他概念科技不同的是,VR其實和宗教中的一些大智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VR是人體感知的“第三只眼睛”
VR常常被比作是感受虛擬世界的第三只眼。道家觀點就認為,“靈臺”相當于人體的第三只眼睛。“靈臺”在頭頂百會和鹵門之間,它是統一“靈”的關鍵。頭頂虛靈,可開“靈臺”,自會有周身勁利、虛靈之感。打開了“靈臺”,就打開了人類感知世界的大門。
此外,佛家中的識海、天眼,能透視六道、遠近、上下、前后、內外以及未來等。
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佛家所說的識海、天眼,就是人體大腦兩個腦半球之間一個名叫松果體的器官,松果體上有視網膜組織,里層是由視桿和視維(光感受器)組成,真的很像一只眼睛。它甚至還連接到了控制視覺的大腦皮層,可以控制人體感知世界的能力。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曾說過,松果體是人類身體中靈魂修行的場所,他堅持認為松果體是靈魂與肉體相互交織的中心,在那里人類能獲得來自神明的信息,因此松果體也被稱為人體的“第三只眼睛”。
順便提一句,我們XR垂直媒體VRPinea,就是取自松果體的拉丁文Pinea。P君也相信,人類能通過松果體進入更加靈智、高維的世界。而VR則是欺騙松果體的技術手段之一,VR將會是人類打開虛擬世界的第三只眼睛。
雖然自2016年VR元年開始,VR相關技術已有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也基本達到了C端消費級的準入門檻。但距離完全意義上的沉浸式VR體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畢竟VR的天花板是很高很高的,現在的VR,只是才剛剛看到山門。
那么現階段的VR技術,處在了一個什么階段呢?
VR發展五個階段,當前只是摸到山門
P君認為VR技術分為這樣五個階段,零沉浸階段、初級沉浸階段、部分沉浸階段、深度沉浸階段和完全沉浸階段。
而2021年的今天,基本在從部分沉浸邁入深度沉浸階段。要做到深度沉浸,不但硬件配置上要求更高,還對內容質量、網絡傳輸、渲染處理以及感知交互方面有一個綜合考量。除此之外,無線技術、眼球追蹤、注視點渲染等技術也將到達民用級別。隨著5G的普及以及云計算技術的完善,會加快VR技術向深度沉浸階段邁進,而虛擬化身以及Inside-Out定位技術,也將是VR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
虛擬化身
在現階段的VR設備中,P君認為Oculus Quest 2摸到了深度沉浸階段的門檻,出色的Inside-Out定位技術,不錯的手部追蹤,完善的內容開發平臺,以及最近剛剛加入的Air Link無限串流功能和120Hz屏幕刷新率。可以說Oculus Qust 2在開局驚艷行業的情況下,還持續不斷的增加新東西進去,說不定Facebook手里的Oculus將率先踏入深度沉浸階段。那么未來的VR,又會發展成什么樣呢?
VR的未來,是私有空間與全維度滿足的實現
科技的發展,未免太過于迅速,誰能想到現在小小一塊手掌大小的電子產品的計算能力,要遠超于75年前那臺占地170平方米,重達三十噸的世界第一臺通用計算機呢?
世界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
第一代軟硬件計算平臺PC,發展了70年已逐步成熟速度放緩,。第二代軟硬件計算平臺移動終端發展至今,不過短短十多年。相信第三代的VR/AR,從普及到成熟所用的時間,只會更加迅速。所以VR技術只要突破技術上的限制,憑借VR本身的特性,將會以更快的速度在全球普及開來,那時,VR的未來才算真正到來。
P君認為未來的VR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工具,它會創造出新的虛擬世界,每個人在虛擬世界中都會有屬于自己的身份,人們能在虛擬世界中長時間的停留。在現實世界中物質需求得到極大滿足的人們,對精神需求的追求,將會在虛擬世界中得到全維度的實現。
甚至VR的發展將更加先進,屆時VR可以在監測各種人體生理數據的情況下,接入環境數據,并根據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進行模擬,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身臨其境,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在夏威夷海灘曬太陽,或者在喜馬拉雅攀巖探險。
細化到個體,P君認為,技術成熟之后的VR,其獨有的沉浸式體驗,在和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的協同合作下,VR能營造出每個人專屬的私有空間。即在VR所營造的虛擬世界中,所感所想都是自己喜歡、覺得舒適的東西。
比如每天都是自己喜歡的天氣,聽著系統根據你的喜好推薦的歌曲,根據愛好所長推薦的虛擬世界中工作等,當每個人的喜好數據被不斷完善記錄,人工智能比你自己更懂你的時候,你更愿意進入虛擬世界中體驗“完美人生”?還是留在現實里過普通人的生活呢?
來源:VRPinea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