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冬奧對于中國來說可不僅僅是一場體育行業的盛會。
2月6日,北京冬奧組委發言人趙衛東在賽時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兩天網上很多朋友問哪里可以買到冰墩墩,出現了“一墩難求”的情況。冬奧的成功舉辦最直接的必然是對冰雪產業產生催化作用,自北京獲得冬奧會舉辦權后中央密集出臺政策鼓勵冰雪產業發展,看好冰雪產業在冬奧會后迎來發展黃金期,2025年有望突破萬億,相關賽事版權和商業贊助有望成為未來突破口。
國元證券徐偲研報指出,奧運會刺激宏觀經濟,分項收支或對應商機。從宏觀經濟來看,奧運會舉辦城市會對當地的基礎設施、旅游、體育、會展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進行投資,對當地乃至整個國家的經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以中國為例,2002-2007年,北京經濟均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年均增長率達12.5%,可以說,正是北京奧運會吹響了中國經濟騰飛的號角。那么未來10年中國經濟的主線是三大方向:科技、綠色、人口和健康。
正和島的一篇文章對冬奧帶來的一波紅利進行了梳理,包括以下10個方向:碳中和,環保產業鏈、冰雪運動與全民體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旅游經濟、數字人民幣、5G、VR、人工智能、健康消費、中國文化符號。
我們團隊參與了好幾個冬奧文化廣場的AR互動展項設計,主要是各地的冬奧文化廣場的展示物料內容的科技呈現,包括冬奧運動項目、冬殘奧標識、冬奧吉祥物、冬奧地標場館等;我們使用了web AR技術,方便普通群眾進行互動體驗,大家用自己的微信掃一掃就可以直接體驗AR交互帶來的魔術般的交互內容,觀眾反饋還是非常不錯的。同時也將廣場上的普通展板、地貼等傳統的展示形式進行了數字化技術的提升和豐富,拓展了傳統展板媒介的物理局限性。
在科技冬奧的大背景下,我們看到了本次冬奧的方方面面都有科技的加持,商湯科技在承接了科技冬奧專項,負責“基于3D的實時精準定位技術、虛擬與現實結合的3D高精度識別的智慧AR導航系統研究”課題。
在冬奧村開村后,該應用可為數千名入駐張家口冬奧村的運動員和工作人員,提供便捷的AR導航導覽服務。用戶通過手機進入專屬APP,打開攝像頭識別周邊實景,即可輕松鎖定自己的位置,輸入目的地后,跟隨地面上的AR虛擬箭頭,即可直達接待中心、健身中心、居住區等目的地。
北京大學陳寶權教授團隊承擔了“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冰雪項目交互式多維度觀賽體驗技術與系統項目,他把“子彈時間”從電影后期搬到了體育比賽的轉播中。
“自由視角”技術下建立的交互式多維度觀賽體驗系統,幫助觀眾實現全新的觀賽體驗,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可以連續地改變觀看點位,選擇自己喜歡的角度去看同一場賽事活動。相當于每個觀眾看到的畫面,都是符合自己需求的,可以千差萬別。該系統已經在多個冬奧測試賽中成功測試,并得到國際奧委會OBS(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技術負責人的高度認可。
該項目入選北京冬奧村“北京小屋”的冬奧技術展,為冬奧運動員和教練展示中國最新的冬奧相關科技。
就像正和島文章中的觀點,本次冬奧簡直是黑科技的練兵場——5G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衛星導航、人工智能、AR/VR等都用上了。所有的轉播,都是基于5G技術,用超高清8K技術、5G云轉播、智慧指揮調度、“5G﹢北斗”智能車聯網、智慧醫療等應用。VR技術作為大的亮點,不僅可以VR觀賽,針對專業運動員進行訓練的VR訓練模擬器,也被引入了運動員專用訓練基地。另外,2022北京冬奧會也被稱之為“AI奧運”。用AI技術來預測天氣,改善賽區山地天氣預報的準確率;還有自動駕駛、自然語言處理NLP、機器視覺CV、深度學習DL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技術,都將在冰雪盛會上大顯神通,科技賦能冬奧將會成為本屆奧運會的一大亮點。
瑞歐威爾的市場負責人顧靖瑤女士表示:2022年北京冬奧會,傳遞給行業的風向標是科技、綠色、人文和健康。瑞歐威爾致力于工業領域AR智能穿戴設備研發,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技術及產品給客戶實現降本增效,本質上是在利用科技手段在對工業領域的生產、銷售、應用、維保等各環節進行數字化提升。隨著冬奧的成果舉辦,相信整個社會從企業到個人,低碳、環保、科技等理念將會深入人心。從去年我們公司服務的客戶類型以及數量都有大幅度增長,我認為這種良好態勢也是得益于大的社會發展背景。在面對著國家發展的大趨勢,公司業務發展和商業發展應該順勢而為,充分利用國家發展過程中鼓勵出臺的各項利好政策,打磨好自身技術產品,同時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相信這對于XR行業乃至所有行業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商業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