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VR中熱門的應用你能想到哪幾類?游戲、視頻、健身?除了這些之外,VR開發者們還熱愛一個領域——冥想。在Steam平臺上有100余個冥想內容,發布時間從2016年至2022年分布均勻。
如今,在新冠全球流行的情況下,人人都受到巨大生活壓力,許多開發者也感知到冥想APP的需求激增,不僅僅是VR,整個國內都迎來了新一輪冥想熱潮。
像冥想這種帶著舶來品味兒的東西,到底好不好用、有沒有所宣傳的放松身心,進入「心流」的效果,想必是許多人的疑惑,俺也一樣,于是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進入了「VR冥想」的世界。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什么是冥想。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冥想是一種心性鍛煉法,常在瑜伽里使用。與之類似的還有道教、佛教的打坐、坐禪。這么一說,聽起來像玄學,還有點不靠譜。
作為入門者的我們,其實可以把它簡單的理解為一種對大腦和注意力的鍛煉方法,通過在某個時間段內集中注意力在特定事物上,摒棄腦海中的紛雜想法,達到身心放松、鍛煉大腦的目的。在宣傳中,冥想的好處還有很多,探索自己生而為人的源頭、關閉對外界紛雜的感知、通達、開啟第七感、緩解焦慮、改善病痛等等等等。
如何進入冥想的狀態呢?一般冥想的教程都會告訴你關注打坐、關注自己的呼吸(腹式呼吸)、放空思想等等。這樣做背后的邏輯在于人都喜歡胡思亂想,特別是深夜,而一些特定的關注目標,比如呼吸、咒語、一些復雜且不熟悉的圖案等等都可以幫你更好的進入專注的狀態,從而減少胡思亂想帶來的高消耗,達到休息大腦的目的。
這么一看,是不是很心動?但事情可能也沒有那么簡單。
如果你現在去網上搜索,可以看到能夠為「冥想」背書的東西太多了。現代常用的各種背書套裝它都有,「哈佛牛津耶魯」名校背書三件套、「美國某著名心理實驗室」科學背書專用限定詞、以及「比爾蓋茨」等背書專用世界級大咖。
親愛的讀者你,一個身經百戰的中國網友,看到這些組合拳應該可以明白些什么。
不過,現實就是,倒也不必認為冥想是什么新的營銷套路,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副教授曾祥龍在知乎回答中說到:“冥想的種類很多,它們的共性或核心,就是集中注意力,重復進行某類特定心里操作……你可以把冥想和健身房擼鐵類比,就是通過重復的心里聯系,來學習心理技術、改變心理習慣、提升心理技能、獲得心理體驗,這些都不必有任何超自然的成分。”
還有一些過于真實的用戶反饋:“冥想前期就是增壓……別的作用只能說很輕微……我奔著神通去的,屁也沒有……”
正正反反的話說了這么多,目的也只有一個,讓大家辯證的了解冥想。對于普通人來說,「冥想」、「正念」等等效果并不會像大家之言那么神奇,但模仿冥想的做法,把自己暫時與復雜的生活、雜亂的信息、千變萬化的世界隔離開來,享受放松大腦的十幾分鐘、讓自己睡個好覺還是可以的。
在現實生活中,溫度、濕度、聲音等等都會影響冥想的狀態。那么在VR這個虛擬世界里,是怎么實現冥想的呢?
根據我們的觀察,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萬花筒、真實環境模擬和冥想課程。
《Cosmic Flow: A Relaxing VR Experience》是Steam上最受好評的一款VR冥想軟件。它利用緩慢變化的萬花筒式畫面配合一些充滿太空感的音樂,以達到幫助用戶放松的目的。
前文提到,冥想強調的呼吸或者咒語,都是為了協助冥想者更專注,那么在《Cosmic Flow: A Relaxing VR Experience》起到這一作用的就是緩慢變化的萬花筒圖案。一位用戶在評價里寫到:“它沒有終點……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由于它圖案色彩艷麗,充滿迷幻效果,甚至有用戶認為它可以作為一種輕型的迷幻藥,用于一些精神疾病治療。
迷幻劑被認為可能有治療抑郁癥、PTSD等精神疾病的可能。早在1960年波士頓大學就進行過用迷幻藥誘發精神體驗的實驗,實驗研究員Carhart-Harris曾說,迷幻藥會在大腦引入一種「混亂」。一方面,它的確是壞事,另一方面,這種混亂可能會改變一些造成精神疾病的模式。
這事兒也只是用戶的調侃,不過他們夸張的表達也向我們展示了這種VR里的精神冥想的確能夠帶來大腦的新奇體驗。
另外一種與萬花筒相比較更加舒適,模擬真實環境的。我們以去年進入EA階段的新軟件《DeepStates VR》為例。
《DeepStates VR》模擬了多種真實自然環境,比如沙漠,通過揮動雙手可以改變所處的天氣。它配有空靈的音樂和非常優秀的ASMR式配音,進入體驗后,用戶很容易被引導進入放松的氛圍中。
其用戶在評論里也表示了它對冥想的積極作用:“指導、視覺效果和被放大的呼吸聲增強了冥想。”
有模擬的就有完全真實的,《Flow》就是一款用完全真實場景制作的冥想課程類應用。
《Flow》基于世界最美的地方之一——冰島構建,讓用戶身處冰島無垠的曠野、湍急的河流之中,開始一場與內心對話的冥想之旅。這款應用可以看得出制作精良,包括引導文案、畫面節奏、BGM等都與很多高品質的線上課程無二(從它發布的N多個DLC也能看出來……)。而VR為它更帶來十分的沉浸感。
這里我終于找到了中國同胞的評價,他說:
從上面的APP上可以看出,VR冥想與冥想比較明顯的區別是互動,你需要一通操作把自己放置在VR為你提供的冥想世界里。相比于線下冥想調動各種感官,VR中的冥想,重點還是在調動視覺并輔助聽覺。
在我看來,VR冥想有很明顯的優勢。它少了「冥想」一詞被貼上的如治愈、放松、療愈、玄學等等奇怪的標簽,你想去這個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你想用什么樣的方式都可以,在這個VR冥想空間里,你屬于你自己,你的精神可以完全的放松。如果說冥想本身是觀心,是一場精神修行,那么VR冥想就是觀世界,是一場精神旅行。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下載幾個免費的冥想軟件,去感受一下大腦有小爪子抓的感覺。
冥想這件事兒,在世界范圍流行開之后,許多人被它帶來的附加利益深深吸引,就像許多人對元宇宙盲目的趨之若鶩一樣。所以它的好處和作用被拼命地放大。而早在2016年,人民日報發布的一篇文章里就提示了冥想的風險,包括誘發了雙向情感障礙等精神疾病,也就是咱老Chinese說的「走火入魔」。
當我們發現冥想已經暗暗開始在各種平臺上流行,除了去享受它帶來的好處,也要警惕隨之而來的各種陷阱。
總而言之,冥想這事兒或許有用,但要在專業的指導下進行,奔著開七感、悟神通去那還是算了。平時建議大家就當在VR里發個呆,暫時逃避一下這個可惡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