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 x 元宇宙設計大賽金獎作品小書蟲 A WHOLE NEW WORM 關于這個議題,個人更為關注的則是元宇宙社會的出版功能定位問題。因為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出版的功能總是與社會形態的演進或變遷密切相關的。在人類社會處于低級盲目的自然狀態時期,以龜甲獸骨等天然材料作為載體的出版活動,承載的主要是社會文化的典藏與傳承功能。當人類社會進入階級社會之后,社會形態從低級盲目的自然狀態演進為高級理性的組織狀態。在這種理性組織的社會狀態中,出版活動的社會功能得到極大的拓展與延伸,在原有典藏與傳承功能基礎上,進一步突顯社會文化的選擇與傳播功能,形成了更為復雜的社會文化建構功能體系。元宇宙,作為一種虛實融合的新型社會形態,既不同于歷史上盲目的自然社會狀態,又不同于當下的理性組織狀態,而是一種全新的人類社會組織模式,即所謂的元宇宙“自組織”。元宇宙“自組織”的顯著特征是不同于理性組織社會的“去中心化”。眾所周知,所謂去中心化是指“在區塊鏈上不存在中心化節點,由于采用了分布式記賬和存儲技術,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數據由整個系統中所有的節點共同維護和保障”[1]。在這種背景下,當下的理性組織社會將被顛覆,社會仿佛又要回歸到早期的“自然社會狀態”。那么,在這樣一種“無組織”和“無政府”的全新元宇宙“自組織”社會形態下,出版的社會功能該如何定位呢?出版建構的又將是怎樣的一種社會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