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進程的推進,讓一度陷入沉寂的AR/VR,再一次回到大眾的視野。5G的大帶寬和低時延特點,能夠有效解決VR因帶寬不夠和時延長帶來的圖像渲染能力不足、終端移動性差和互動體驗不強、畫面自然度欠佳等痛點問題。超高清視頻、云游戲、VR/AR等產業將成為最先爆發的應用;醫療健康、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逐漸成為5G先鋒應用領域。
5G將催生更多應用場景,消費者對AR/VR的依賴會增加,對設備也將有更高要求。為了削弱佩戴過程中的眩暈感,屏幕刷新率已由60Hz演進到以90Hz、120Hz為主,屏幕材質也從液晶屏演進到OLED屏,未來更輕便、視覺效果更好的屏幕應用將使VR設備的滲透率提升。
一款好的vr眼鏡需具備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刷新率更高的特點,這樣在游戲和使用中都能帶來更加真實的體驗。正常來說每個人的臉型和五官位置都會有所不同,因此一款好質量的vr眼鏡,至少會擁有焦距調節功能。將瞳距與焦距均調節到合理位置,才能讓圖像準確落在視網膜上(尤其是焦距)獲得清晰視圖,拒絕重影。
針對這一消費需求,深圳市兆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兆威”)對vr眼鏡(VR頭盔)電機齒輪箱也做了升級設計,通過微型對焦電機的往復直線運動進行動態變焦的行星齒輪箱來控制鏡片到屏幕的距離。
現有的vr眼鏡多數采用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多媒體播放終端作為計算和顯示的單元,安裝在眼鏡的前部。在vr眼鏡中,具有兩組分別與使用者的左眼和右眼相對應的透鏡組件,由于不同使用者的雙眼的瞳距各不相同,若透鏡組件之間的距離恒定不變,必然會導致部分使用者在穿戴vr眼鏡時難以獲得較好的體驗感受。
值得關注的是,許多廠商都已經發布了AR和vr眼鏡,包括Oculus Rift、HTC Vive、索尼PlayStation VR和三星Gear VR除了加緊研制AR和vr眼鏡外,目前國內外多家廠商都開始進行光波導技術的研發,包括初創企業如靈犀微光、瓏璟光電和DigiLens等,以及傳統光學巨頭如Sony、肖特等。隨著這些企業的逐漸加入,光學模組研發、AR組件技術成熟度將不斷提高,從而助力AR和VR行業發展。
眾多廠商的積極入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AR/vr眼鏡市場的信心。有市場研究調研機構預測,2025年AR和VR市場總額將達到2920億美元(AR為1510億美元,VR為1410億美元),是2017年的73倍。而預計到2022年,AR終端出貨量接近2640萬臺,2018-2022五年期間出貨量增速約為146%,一體與主機式增速遠超手機式,有望成為AR主要終端形態。
vr眼鏡瞳距智能調節齒輪箱結構
兆威vr眼鏡瞳距傳動解決方案在vr眼鏡的瞳距調節機構上加入了采用微型對焦電機的往復直線運動進行動態變焦的伸縮齒輪箱結構帶動偏心輪轉動,偏心輪使眼鏡架(頭盔框架)產生振動,電機通過vr眼鏡的瞳距調節齒輪箱結構智能調節vr眼鏡的兩組透鏡組件的間距,直至與使用者的瞳距相匹配,當用戶再次戴上眼鏡之后,vr眼鏡內置傳感器會將數據轉換為電力驅動裝置,將微型電機的旋轉運動轉變為推桿的直線運動,從而帶動vr眼鏡的前后兩層鏡片根據適合用戶的聚焦度數來進行自動對焦,智能控制鏡片到屏幕的距離,完成視覺清晰成像的目的。
兆威vr眼鏡瞳距調節齒輪箱解決方案,在進行瞳距調節時結合傳感器會獲取移動軌跡長度和移動方向作為顯示的雙眼畫面同步調節的參數,從而實現雙眼畫面的同步調節。
這款vr眼鏡瞳距調節齒輪箱產品,擁有二級、三級、四級傳動變化可根各性能的步進(電機)馬達的傳動需求更換減速比及調整齒輪箱的輸入轉速及力矩,從傳動方式上解決vr眼鏡調節的各級智能傳動穩定性需求。此外,其行星齒輪的模數小。在不同濕度、溫度環境下,轉子部分以及轉子里面的步進馬達測試結果顯示,使用壽命長。
展望未來,隨著VR/AR眼鏡設備變得更輕薄、更便攜、協作功能得到改善,VR/AR眼鏡設備很有可能成為智能手機的替代品。當前VR/AR整個產業鏈包括硬件、軟件、應用和服務也在升級,誰解決了vr眼鏡設備的痛點,誰將贏得市場。兆威在VR微型傳動系統上幫助實現其智能升級,可以根據VR廠商的產品需求,定制各種類型的微型齒輪箱傳動系統解決方案去設計、研發、生產對應的AR智能眼鏡齒輪箱、vr眼鏡齒輪箱。AR技術,是以人為中心的AI(人工智能),通過打造出人機混合的AI,從認知、感知、執行三個層面來增強人的能力。如,紅外測溫AR眼鏡,可無接觸地測量體溫。現在的計算平臺是“智能手機/電腦終端+超級APP+云”,未來是“AR眼鏡+AR超級APP+立體空間AR云”。基于“硬件+增值服務”的模式,是AR行業的發展趨勢,AR會經過先應用于ToB、ToG領域,然后再走向ToC領域這樣一個過程。這樣看來,未來,5G+VR/AR將成下一代計算平臺,賦能千行百業!
來源: 砍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