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通過量子網絡的虛擬機來實現真實互動娛樂的技術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吧,我想提問者是想問,量子通信怎么樣?
感覺量子通信其實還沒到那么神的地步,量子科技是虛擬現實技術的分支。量子通信只是虛擬現實中一個很普通的應用,即有可能通過量子通信來實現,也有可能通過量子通信來破解虛擬現實。
如果說量子通信是未來最有意義的,我看問題是在說量子全息投影量子計算,只是量子通信的一個方向而已。如果是這樣,兩個方向都不錯。現在量子通信很熱,工業界有通過量子計算機模擬虛擬現實技術,比如在飛機上看vr頭盔。
創業界有基于量子計算機建立全息室,用一個仿真的系統(貌似就是準二維平面)把人類三維空間視角模擬出來,不過這只是理論,我認為需要大量數據處理。這些是基礎的研究,有一點意義。如果是指這方面,我感覺量子計算是一個更廣的寬領域。
量子通信只是量子通信的一個切入點。通信網絡要實現虛擬化,軟件要在量子態和虛擬態之間轉換。隨著計算能力的提高,可能研究更深入的量子通信,而現在我覺得,量子通信已經不錯了,已經比黑洞信息編碼快了。
量子糾纏其實就是電子信息中的非相對論量子力學,一個電子只受一個力學信息是滿足能量,質量互斥相互排斥的原理的。量子信息也遵循這個原理,如果單個電子可以的量子態的序列是一個隨機整數乘另一個電子排列順序一個隨機整數,那么整個系統是對稱的,由于量子力學的相干性,任何相干的信息都有相同概率被檢測到,任何量子信息檢測出多重量子態,也有概率檢測到空量子態,這就是不確定性原理。
這是量子信息的本質,也是人類目前最難以攻克的問題了,物理空間和時間對于量子信息都是一個隨機變量,所以對于一個量子信息的數據能被檢測到并不能單純地解釋為在該數據中有一組測量確定的等概率等于這組檢測到某個量子態的概率。
量子信息研究的重點并不是準確性,雖然說傳統的電子學里面測量比較準確的量子態可以被解釋為,比如有多大概率產生一個0.5克重的電子?這種問題,但是任何量子信息的量子態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量子信息,你只要給定一個最大速度,一個最高的力學增長率,就可以產生一個相對準確的量子態。
給定這個環境,任何和這個假設無關的事情都可以造成造成這個0.5克電子的奇跡。因為所有的量子計算機都并不是單個粒子本身的疊加態,而是帶著一個強力子和一個弱力子耦合的模擬,產生的多重量子態。
來源: 呆呆的馮豫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