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虛擬仿真實訓平臺:疫情沖擊下,VR如何培養優質醫學人才?
2018年,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曾發表過一篇報告,從各個維度對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水平進行打分。在全球197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排名90,每一千人僅擁有1.79個醫生。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整個醫療系統造成極大的壓力和沖擊,在疫情的“放大鏡”下,更是凸顯了醫療資源配置的供求失衡。
與資源稀缺相應的,是醫生的高負荷工作。據研究調查,中國有77%的醫生曾一周工作超過50個小時,24.6%的醫生工作時長曾超過80小時。而過勞所造成的直接問題,就是一線醫生沒有時間學習充電,進而形成惡性循環,限制了中國整體醫療水平的提升。醫療資源稀缺不僅僅是數量,也是質量和信任。
此次疫情,改變了廣大高三考生對科技和醫學的認知,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和專業規劃,開始思考學什么專業更能實現人生的理想和價值。疫情之后出現了許多考生想要報考醫學專業的情況。為了培養更多優質的醫護人才,VR等新興技術通過5G這條“數據高速公路”通達產學研資源,成為醫療教育培訓轉型的技術動能。
VR技術正在成為一種越來越流行的外科培訓工具,無論是醫學生還是學習使用新醫療設備的資深外科醫生。與研究二維教科書圖像相比,虛擬現實訓練在外科手術中最明顯的好處是解剖視角范圍更廣,而且可以無數次重復虛擬現實模擬訓練,這與傳統的外科訓練方法截然不同。與傳統培訓方法相比,VR實訓顯著提高了手術熟練度。
VR技術還運用于手術直播教學。在5G網絡和VR技術的支撐下,國內許多醫院開展了VR手術直播,手術的畫面和手術臺無影燈下的操作畫面,同步清晰呈現在手機屏幕或VR頭顯設備上。醫生通過觀看360°全景視野VR手術直播,如同站在手術臺前零距離觀看專家的每一步操作以及手術時的每個細節。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實驗室操作和臨床實習貫穿著整個教學的過程。在培養醫護專業學生的過程中,除了基礎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熟練掌握實踐操作技能。幻境科技研發醫護虛擬仿真教學實訓平臺,為醫護專業的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學習環境、真正“開放性”的教學環境和平等的實踐操作資源。
借助VR技術,不僅讓學生可以全身心投入,產生身臨其境的“沉浸感”,而且不再局限于規定場所,利用手機App和VR設備,甚至可以在家里“躺著”學習。每一個醫學生都有機會親手操作“真實”的病人,臨床教學將會出現飛躍式的創新,醫學生的學習曲線也將大大縮短。
來源: 河南幻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