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irTag在上周的蘋果春季硬件發布會上正式亮相。
在此之前,只用藍牙也可能實現位置查找,但蘋果力捧AirTag的高精準度,稱它使用一種特殊的超寬帶(UWB)芯片來輔助定位,并支持視覺和聽覺提示。
“借鑒”競爭對手,做法很蘋果
作為另一款位置跟蹤應用Tile的對標產品,AirTag藍牙標簽大小相當于25美分硬幣,能通過某種鑰匙鏈或其他附件連到設備上,可用于綁定容易丟失的物品。
AirTag的工作原理與Tile有許多相似之處,后者作為丟失物品的搜索工具,比蘋果早起步近十年。
Tile由Nick Evans和Mike Farley于2012年創立,它率先利用低能耗藍牙技術制造出電池續航時間長達一年的小配件,掛在鑰匙鏈或寵物項圈上也不難看。只要你在附加Tile標簽的物體150英尺(45.72米)范圍內,告訴Tile app東西找不到了, Tile標簽就會發出嗶嗶聲。
原理與優勢:超寬帶(UWB)技術
AirTag的基本原理很容易理解:每個標簽都是一個微型定位器,帶有一個藍牙低功耗無線終端設備和一個UWB芯片U1。把它和iPhone配對,拿著它站在附近,在簡短的設置之后,就能在Find My app的新“物品”標簽中找到它。
與低功耗藍牙技術相比,AirTag具有UWB的更高精準度。
超帶寬技術(UWB)是一種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脈沖通信技術,主要通過發送與接收納秒或微納秒級以下的極窄脈沖來實現無線傳輸,帶寬能達到500MHz,探測精度能達到10厘米,遠超WiFi和藍牙1米的探測精度。
直到最近幾年,UWB才有了替代低功耗藍牙、應用于高精度定位的趨勢。三星在今年1月發布了類似蘋果AirTag的產品SmartTag,小米也在去年展示了UWB技術概念。
如果用戶有一部iPhone 11以上具備UWB功能的手機,一旦綁定AirTag的物品丟失,就能利用手機上的加速計、攝像頭和陀螺儀對AirTag進行物理空間定位,通過屏幕上的箭頭和視覺線索的精確引導找到丟失物品。
這樣一來,丟失物品的位置就從“房子一樓某個地方”精確到了“第三個沙發墊下面”。
蘋果新生態:配件+Find My網絡
而真正令Tile忌憚的,是蘋果Find My網絡強大的生態優勢。
蘋果生態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控制生態的所有要素。它在越來越多的產品中加入了蘋果定制設計的芯片,AirTag也不例外:每個AirTag標簽都有一個UWB定位芯片U1,每個AirTag都是蘋果現有Find My網絡的擴展。
2019年推出的Find My網絡是個龐大的匿名端到端加密網絡,蘋果現有產品幾乎都與該網絡兼容。你可以把AirTag設置為可鳴叫,標記它為丟失狀態,或點擊按鈕定位其位置。你還能與附近擁有iPhone或iPad的陌生人取得聯系以找回丟失物品。
近年來,蘋果的商業生態從硬件、軟件逐漸向配件領域擴展。AirTag不使用粘合劑,也沒有用來系掛環的洞,想把它掛到物品上而非放在口袋里,需要購買配件,這是蘋果銷售高價配件的經典套路。
蘋果真正的野心:增強現實
這種精確追蹤對定位丟失物品(比如夾克、錢包甚至一只狗)非常有用,但這可能是蘋果增強現實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盡管該戰略目前仍很抽象。計算機視覺和沉浸式計算專家指出,AirTag技術使用的是蘋果AR軟件框架ARKit。
斯坦福大學計算成像實驗室負責人Gordon Wetzstein認為AirTag是“數字化隱層”的一部分:它存在于你附近的物理環境中,無處不在,但你無法用肉眼看到它,只能通過手機屏幕來找到這些隱秘的游戲地點。
回到實際應用上:沙發里的鑰匙怎么找?不是只能在手機上查看2D平面位置,AirTag通過手機攝像頭在視圖最上層顯示一個虛擬箭頭,引導你走近鑰匙的確切位置。
許多iPhone用戶都用了增強現實技術,盡管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iPhone最有用的內置增強現實工具之一,就是Measure app中的虛擬卷尺。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新床有多寬,或把照片掛在墻上需要配多大尺寸的鏡框,那么它很有用。
五年前,Niantic 實驗室推出的“精靈寶可夢Go”成了轟動一時的熱門AR游戲,數百萬人在尋找虛擬游戲角色的同時,通過手機屏幕體驗現實世界。
Wetzstein說,這類AR游戲仍然主要依賴手機的Wi-Fi和GPS無線終端設備來確定位置,其傳感器無法像UWB技術那樣提供精確位置信息。而AirTag這類產品低成本,低功耗,似乎是精確追蹤的“完美選擇”。
南加州大學創新技術研究所混合現實實驗室的負責人Jessica Brillhart指出,位置標簽也能作為在一個空間內共享物體的雙向信息的一種方式,“它是網絡接入點,但也能協同工作,向系統提供信息,幫助人們結合情境認識世界。增強現實技術的最大障礙是真正知道你在看什么,或知道你在哪兒, AirTag有助于理解這一點。”
蘋果的增強現實野心不會止步于AirTag、Measure app和花哨的游戲。和Facebook、Snap等公司一樣,蘋果也在研發AR眼鏡,但最近的報道暗示,蘋果的首款AR眼鏡可能是一款小眾設備,而非消費者友好型產品。
即使蘋果AR眼鏡上市并獲得成功,iPhone用戶仍將繼續以單調卻更實用的方式體驗增強現實,而無需佩戴AR眼鏡。
會有隱私問題嗎?
傳播信息的藍牙設備都有潛在的隱私風險。
既然能通過AirTag找到丟失物品,能用它來定位追蹤人嗎?
理論上講可以,但實際上無法做到。蘋果稱AirTag的設計旨在追蹤物品而非追蹤人,做了許多工作來優化安全功能,以防意外的追蹤。
如果有人發現一個丟失的AirTag,他們能通過近場通信(NFC)查看其信息包括序列號(如果你認為它被用來追蹤你,這可能很重要)。如果主人把它設置為“丟失模式”,信息頁面上會顯示他們的電話號碼和簡短信息,以便你聯系他們。
這個NFC功能在iphone和Android設備上都適用,這意味著任何帶藍牙的iPhone都能看到AirTag,即使那部iPhone是在一輛飛馳而過的車里。
如果Find My網絡發現一個AirTag和它的主人分開了一段時間,而且似乎在你所在的地方,它會對你發出提醒。如果你是iPhone用戶,你會看到一個提醒,說發現你附近有AirTag。
蘋果稱如果你要借用某些東西,可以選擇禁用這些“安全提醒”,但真正的目的是保護你不被那些使用AirTag的人暗中跟蹤。
UWB芯片的應用前景
除了找東西,AirTag為超寬帶技術應用于更加廣泛的消費類領域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有望為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移動支付、室內導航、VR/AR等領域尋找到未來的業務增長突破口。
在當前國際UWB芯片市場上領先的是NXP、蘋果和Qorvo,近兩年也涌現出一批瞄準消費領域的初創公司。為建立可互操作的、整體的、相互連接的生態系統,解決兼容性問題,還成立了FiRa聯盟來推動UWB生態建設,包括瀚巍微電子、紐瑞芯、精位科技等國內UWB廠商在內有64名成員。
來源:放牛班的秘密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