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技術協同創新,助力成渝融合發展。11月5日,“創業天府 菁蓉匯·成渝技術融合”專場活動在蓉舉辦。本次活動聚焦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與新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技術領域融合發展前沿,分享新思想、新觀點、新技術,探究創新與產業發展路徑;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成渝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步伐。市政協副主席楊建德出席活動并致辭。
技術轉移轉化機構
首次合作簽約
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如火如荼,圍繞環成渝地區多個技術領域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接也正在加快進行。本次活動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技術轉移轉化機構首次合作簽約,將在環成渝地區就技術轉移、項目落地、招商投資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推動成渝地區技術轉移領域合作再上新高地。
“這是我們首次與重慶的技術轉移機構進行機制化的、系統的合作。”成都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軼介紹,此次是和重慶技術評估與轉移服務中心、中國(綿陽)科技城工業技術研究院簽約,合作領域包括共同對技術轉移構建體系資源的運作、人才的對接與合作,以及建立一個長遠機制,結合雙方優劣勢的互補,打造一個整體的技術轉移體系。
此外,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與重慶市產業學研合作促進會,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四川分中心與洞見價值(重慶)科技評估評價中心等分別簽約。
在本次活動中,4大成渝項目落地合作簽約,也成了一大亮點。其中,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成都中科一七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西南大學(重慶)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成都熵智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市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與成都數字文創產業孵化協作聯盟等分別簽約。
為促進高新技術企業融合發展,激發企業創造力,本次活動還對一批成都優質企業進行成都市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市級產學研聯合實驗室、市級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授牌。其中,四川航天長征裝備制造有限公司作為授牌的成都市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是駐川的大型航天制造企業,工藝門類非常齊全,目前正在研發智能制造和轉型升級。四川航天長征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啟強認為此次授牌對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有非常明顯的利好作用,“這是一個交流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公司可以加強和四川省內航空航天制造企業的深度交流,共享科技。”
頂尖前沿技術項目
現場路演
據了解,活動自6月份啟動以來,先后收到各項成果需求537個,項目涉及生物與新醫藥、裝備制造、航空航天、核技術應用、特種機械與車輛、光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通過層層篩選,共有50個項目進入展覽展示,5個優質項目進入路演環節,成渝地區知名投資機構現場問診企業融資難問題。
人工智能技術 智慧醫療將產生怎樣的火花?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MO鄭偉洲介紹,公司研發的神經接口智能仿生手義肢通過專利的肌電陣列技術加上獨特的AI意圖模式識別,配合280多個零件組成的靈巧手,幫助殘疾人回歸生活。
如何讓機場行業更智能?路演現場,華夏云融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云融科技遠程協同云平臺項目。該平臺可實現信息協同,技術專家、管理人員、操作者實現信息共享,故障信息協同處置;遠程協助,技術專家、操作者通過音視頻,AI/AR技術實現排故工作實時技術指導;安全管理,通過實時監管、離線數據采集、AI自動識別實現多維安全管理等功能。
重慶恩斯特龍通用航空技術研究院帶來了CG231輕型四座固定翼飛機研制項目。CG231是“重慶造”的一款四座輕型固定翼飛機,是由重慶通航研究院聯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計制造的飛機,于2019年底成功翱翔于重慶的藍天之上。CG231是國內首款全機身采用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制造的飛機,主要用于飛行培訓、私人飛行、旅游觀光等領域,隨著后續適航工作的開展完成將走向市場。(蒲嬌 成都日報記者 宋妍妍)
來源:金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