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menu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menu>
  •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nav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nav>
  • 專題欄目:ARVRMR虛擬現實

    VR上市公司舉步維艱 新興技術仍需要時間

    最近,暴風集團公布了自己的第三季度業績預告,數據令人吃驚。該預告顯示,暴風集團預計第三季度虧損1.12億元~1.17億元,而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1.06億元。

    從VR妖股說起

    目前,暴風集團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廣告業務、暴風電視硬件收入、網絡付費服務三個核心板塊。暴風集團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互聯網視頻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公司廣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同時,互聯網電視業務處于業務快速拓展期,為了積累用戶,進一步搶占互聯網電視市場份額,保障暴風電視能夠順利完成業務目標,加大營銷推廣力度,成本費用增加。

    現在看來,在幾乎砍掉VR業務之后,暴風也沒能用新業務上止住虧損的勢頭,反而在行業競爭中落于下風。于此同時,暴風集團股價也持續走低,從7月份的12.75元跌至今天的9.23元,昨天甚至跌到9元以下。三年半時間,暴風集團跌去了近370多億市值。從最高價的327.01到今日的9.23元每股計算,更是跌去了97%的股價。

    在這樣的形勢下,作為暴風集團保留VR業務的暴風魔鏡現在又如何了呢?實際上關注的人還是有的。在暴風魔鏡的京東商城頁面,每天都還能收到一部分買家的評價。售價僅49元的vr手機殼子暴風魔鏡小D依舊能吸引一些年輕的消費者。

    但是其VR內容平臺“暴風魔鏡APP”的情況卻不容樂觀。Apple應用商店的消息顯示,該APP在2018年2月之后,也就是暴風宣布“All for TV”集中發力互聯網電視業務之后,就沒有再進行更新。又因為疏于管理,在使用APP的時候會出現內容重復加載等影響用戶體驗的問題。

    多家VR相關上市公司深受影響

    實際上,在今天這樣的大環境下,受到影響的上市公司并不只有暴風集團一家。過去為Oculus和PS VR等頭顯做代工的上市公司歌爾聲學亦是如此。

    據今年6月的媒體報道,有消息稱因為三星和蘋果的砍單導致歌爾聲學股價連續8個月下跌。從2018年第一季度開始,其凈利潤同比下降近40%。另據其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高達20%-40%。原因在于該公司智能手機客戶新機型不如預期,而新市場虛擬現實產品市場增長放緩,公司拓展新業務投入增長。

    一直到上周,歌爾聲學宣布開展股票回購,而原因也正是智能手機和虛擬現實產業增速放緩。歌爾聲學是VR行業的主要代工廠,在市場中占據非常大的份額,合作伙伴包括索尼,三星和Oculus等廠商,業務涵蓋VR頭顯、360度攝像頭和交互設備等。他們曾聯手與高通和Kopin分別發布了全新的VR一體機參考設計平臺和2K微型VR頭顯“ELF”。

    歌爾聲學如今的舉措與VR行業沒有爆發式增長有巨大的關系。據國外分析機構的報告顯示,今年VR頭顯的銷售量預計只有870萬臺,略高于17年的710萬臺和16年的670萬臺,銷量增速并不明顯。

    無獨有偶,目前媒體報道的已經明確有涉足VR行業的四家上市公司當中,除了暴風集團和歌爾聲學,第三家為聯絡互動。這家曾聯手雷蛇共同打造全球最大VR開源平臺的上市公司,在17年完成重組之后,一度把股價目標定在了28元每股,但如今的聯絡互動股價顯示,僅為每股4.01元。最新公告顯示,該公司7-9月減持雷蛇7291.40萬股,減持成交金額1.3億港幣;截至9月末,累計減持金額1.57億港幣。曾經在VR行業的宏大愿想,也隨之付諸東流。

    第四家為易尚展示,曾發布VR展示系統,試圖突破電商/VR/AR/新零售的瓶頸。2016年的輝煌時期,這家公司與暴風集團一樣因“VR概念股”多次漲停,但也爆出股東狂甩1590萬股,清倉出戶的消息。而如今,在股價持續下跌之后,易尚展示宣布因某國有企業的戰略入股意向,已于今日起正式停牌。

    新興技術仍舊值得被看好

    目前,國內股市暴跌,互聯網相關的概念股逐漸失去了大眾的擁護。VR概念股更是短短幾年,從爆紅到觸底。VR作為新興技術短時間內無法實現商業化落地,隨著時間的增長,過去的預期會一再壓縮。當資本回歸理性的時候,就將進入沉淀期,這種情況在AI、區塊鏈行業同樣如此。

    但是,新興技術的市場仍然被人看好。盡管一些巨頭會因為行業情況而砍掉或是減少新興技術的相關業務,與之相關的初創企業也是舉步維艱,但如果能專注于行業,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那收益也會高于傳統行業。至于眼前的形勢,可能就是黎明之前,最終的寒冷。

    來源: 新浪VR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