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動活潑地開展黨史教育?我們今天去海寧看一看!
在海寧海昌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不少來自企業的黨員通過VR設備正在進行360度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街道從2月下旬起就上線了VR互動黨史教育體驗館,內容包括南湖革命紀念館、井岡山博物館等二十多個項目,以及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四大專題圖片展,圍繞黨的成立、紅軍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等21個重大時間點,串點成線,展現波瀾壯闊的百年光輝歷程。
海昌街道黨建工作辦主任柴麗麗表示,采用VR技術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貫徹數字化理念的一項舉措,突破線下紅色教育的時空限制,足不出戶就能身臨其境學習參觀全國各地的紅色基地,重溫革命場景。VR體驗館上線以來受到黨員群眾的歡迎,目前已接待上千人次。
慕容集團的黨員顧挺在體驗后表示,通過一系列黨史學習教育,更加深刻認識到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自己作為企業的保安科長,要帶頭抓安全、促生產,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廣大黨員干部的共識凝聚到實際工作中,強化為民辦實事。
海寧市海昌街道還創新工作方式,在抖音平臺開設今晚八點“伴”黨史學習教育直播欄目,特聘三十多位社區干部和兩新組織黨務紅領,每人每周擔任一次“紅色主播”。
“我們兩委班子開會決定,在小區綠化帶周邊增設幾十個停車位,馬上要竣工了。”海昌街道金利社區干部顧鳳瑜在直播中,就社區停車難問題介紹了解決方案。每次直播前,顧鳳瑜都會提前在微信群里預告,除了宣講黨史、紅色地方史和先進榜樣事跡以外,她還會與幾百位居民“粉絲”進行互動,回答大家關心的垃圾分類、長效管理等社區治理問題。
顧鳳瑜表示,金利社區新居民住戶較多,普遍垃圾分類意識不強。為此,社區與海寧市級相關部門對接,計劃采取積分獎勵制度。對嚴格落實垃圾分類的新居民,給予積分獎勵,可用于新居民子女在海寧公立學校入學使用。此外,社區還將依托環保志愿服務隊,通過深入走訪,提升新居民垃圾分類知識。
此外,海昌街道還在浙政釘專欄推出24小時不打烊的“黨史移動書房”,把各類學習資料搬至“書房”,設置黨史人物故事、黨史微電影、地方史研讀、黨史百年天天讀4個板塊。同時,以“有專人管理、有學習要求、有點菜功能、有網上巡查、有評選評優”這“五有”制度,確保“移動書房”高效運行。
來源:嘉興禾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