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至,時光荏苒。
距Facebook發布首款PC VR頭顯已過去五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仿佛給世界按下了暫停鍵。
如今,遠程工作與居家辦公成為一種新常態。人們隔絕在家,開始逃往虛擬世界追尋社交生活。在這一背景下,VR社交開始慢慢回溫。
幾個月前,全球大部分地區仍處于疫情封鎖狀態。美國科技媒體CNET記者Scott Stein獨家專訪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雙方探討了未來VR/AR發展趨勢及潛在發展機會。
Oculus Quest 2作為FB旗艦VR頭顯,去年上市后共售賣出550萬臺。扎克伯格表示,這一銷量并未減少他對VR未來發展的信心。
他認為Quest 2最大的優勢在于移動便捷性及價格普適性。
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內部正在開展Horizon項目,也即社交元宇宙。在Horizon中,玩家可利用一系列創造性工具,自建虛擬世界,類似Rec Room、Roblox等。
扎克伯格強調,Facebook Horizon項目排在公司優先級前列。它對構建以VR/AR新型硬件設備為基礎的超大型元宇宙至關重要。
以下是競核編譯全文,請大家enjoy:
攻守兼備
Facebook布局VR領域由來已久。
2014年,Facebook斥資20億美元收購Oculus,讓市場為之震動。
客觀來看,在遠程工作世界里,VR頭顯仍沒有太多用武之地 。全新Oculus Quest 2去年銷量大概也只有550萬臺,可這并未讓Facebook信心受挫。坊間戲稱,FB這是為未來買單。
“攻”可做虛擬現實領域“蘋果”,“守”可為下一個社交時代做準備,這便是Facebook進軍VR的緣由。
Oculus Quest 2最大的優勢在于移動便捷性。隨著價格從399美元降至299美元,性價比也成為 Quest一大賣點。
扎克伯格表示,他希望通過Quest Pro進一步升級VR體驗。該設備可在一個更高端的獨立系統里擁有可以追蹤面部、眼部活動,甚至是健身的新型傳感器。
作為Facebook社交VR計劃一部分,新傳感器擁有更強的 "現場感"。不過,它的售價可能也更高。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它貴的有道理。
據悉,Facebook總體目標是盡可能擴大適用范圍,以便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媒體網絡能夠為參與Metaverse創造更多社交機會。為實現這一目標,Facebook愿意不計成本投入來獲得更多用戶。
目前Quest 2售價已從399美元降至299美元,接近普通游戲機售價。這令其它公司望塵莫及。
Facebook目標是讓用戶購買Quest 2,即便掏299美元也心甘情愿。團隊為達成目標,可謂是煞費苦心。
扎克伯格表示:"我們的決策并非是想讓用戶盡可能多的掏錢,在售賣設備上獲利。我們在意的是VR所賦予的真實感,這是一種社交連接而不是任何一種技術。”
對扎克伯格來說,這不是一件關于分辨率或關于處理器速度的事,而是為創造一個虛擬的身臨其境世界。
他希望讓更多人能夠體驗VR,能夠跳入虛擬空間,并在其中獲得社交體驗。這些體驗也正是Facebook愿景所在。
Facebook內部正啟動Facebook Horizon大型社交元宇宙項目,賦能玩家創造虛擬世界。這會讓人聯想到AltspaceVR,《Rec Room》甚至《堡壘之夜》,《Roblox》和《Minecraft》。
Horizon是Facebook內部非常重要的優先事項。這將幫助建立跨VR/AR平臺的元宇宙。
在采訪中,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計劃讓能在混合工作場景中遠程工作的員工開始測試Horizon,這是對于開發中平臺的重要自測步驟。
在扎克伯格看來,他并不覺得Zoom會議令人難忘或引人注目。“當我參加一堆視頻電話時,它們都有點搞混在一起,以至于很難記住到底是在哪個電話會議上說的,這是因為沒有獲得真正的現場感與空間感。”扎克伯格打趣地說道。
盡管我們承認視頻會議在今天有積極的一面,比如可擁有比VR更高的視頻質量,但隨著科技發展,相信人們會看到VR的好處。
探索AR眼鏡,硬幣的反面
除VR設備外,Facebook還計劃研究更先進的腕帶式神經接口AR眼鏡,可這可能還需要很多年時間。
在此之前,Oculus Quest Pro可先為Facebook VR生態系統帶來更先進的傳感器。
Oculus Rift問世已有五年時間了,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且激動人心的時代。
很多初始規劃功能,通過不斷努力,都開始逐漸落到實處。這其實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因為這本身是一個長期旅程。
在未來五年多的時間內,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以實現我們真正想要為用戶提供的體驗。
同時,伴隨著新冠疫情蔓延,許多人選擇遠程辦公。鑒于此,Facebook需要把更多關注重點放在技術上。
這類技術可提供一種現場感。無論是設計社交、工作,還是娛樂或玩游戲,都讓人感覺自然連接在一起。這也一直是VR/AR的目標。
與其它所有計算平臺和屏幕類型不同,這些平臺給人一種存在感,就像在另一個人身邊或在另一個地方。
這是非常神奇的,迄今為止,Facebook建立的每種通信工具都試圖接近這一點。巧合的是,只有VR/AR設備才能真正提供這種存在感。
即使人們走出新冠疫情,世界連接依舊非常遙遠,人們仍需要這種臨場感。
當被問及VR是否達到了想要的那種社會水平時,扎克伯格表示:“我們現在處于Quest 2時代。Quest 2做得相當好,它的表現甚至超越期望。Quest是我們真正破解形式因素的地方,并使其成為一個可進行高質量體驗的移動設備。”
當人們談論VR時,從臨場感角度來看,無線技術真的非常重要。如果有一根電線纏在脖子上或披在肩上,碰到它時,那真的會打破整個沉浸感與真實感。
在體驗質量方面,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它需要大量創新來實現。目前市面上,尚未出現能夠提供相似體驗的競爭對手。
可Facebook有Quest 1,在開發Quest 2基礎上對Quest 1進行改進,進展相當順利。通過這些產品迭代軌跡,可以預測未來的版本,這非常令人興奮。需要指出的是,Quest 2是一個轉折點。
Facebook希望可擁有一個更高端的虛擬現實體驗,并正為之努力,傳統上,如果想得到一個擁有更多控制力的VR設備,需要把它連接到個人電腦或其它設備上。這是一種方法,但體驗不佳。
如果用戶在辦公桌前工作或走動,肯定不希望那根連接線破壞存在感。
因此,在Quest 2上,Facebook非常關注AirLin。它能讓人們利用個人電腦力量,擁有一個無線體驗,這真的很重要。
此外,添加多種類型傳感器也能讓VR體驗更具沉浸感。這或許也是Quest 2備受追捧的原因所在。
目前Quest 2仍是以游戲為主,不過前幾名應用程序也有社交應用程序。我們也看到創造性生產力應用正逐漸變多。
扎克伯格表示,很高興看到健身應用增長,像FitXR、Supernatural等。它們基本上是訂閱服務,就像Peloton一樣,訂閱者可上不同的課程,如拳擊、舞蹈等。用戶只需付費訂閱,即可進行鍛煉。
從扎克伯格視角來看,Quest 2填補了自己對VR最初的愿景和希望。它讓用戶知道,應用場景十分多元,而非僅僅只是游戲。
如果要打造極具沉浸感的VR體驗,僅有游戲肯定行不通。只有多元化應用才能滿足人們的期望。
《紐約時報》稱Quest 2是一個健身設備。的確,扎克伯格是一個跑步愛好者,同時也是一個沖浪愛好者、帆板運動員。不過,Quest 2上暫未上線相關應用,即便他本人非常熱衷。
扎克伯格有一個Messenger群組,他把這個群組比喻為虛擬世界。每到周末,就會有人在群里發消息說:嘿,想玩Onward嗎?想玩Population 1嗎?或者想玩Arizona Sunshine嗎?這些都是很受歡迎的多人游戲。
朋友們聚在一起,去玩游戲,是非常具有儀式感的一件事情。
在過去的一年里,特別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人們無法見到彼此,能夠一起玩游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它讓人明白能夠一起擁有這種社交和游戲體驗的價值。
當提到傳感器時,不免會讓人產生了一些疑問,這些健身應用程序是否有可能與手表和追蹤器更好地配合? 據了解,Facebook正在研究用于神經輸入和AR技術。這是否為虛擬現實打開新大門? 值得大家思考。
關于Quest Pro,有很多傳感器可為整體體驗增加不同的感覺,如眼睛跟蹤和面部跟蹤。現在正在談論不同的健康傳感器,無論是心率監測還是其它不同類型的健身傳感器,都可能在健身手表上有。
這些都有一個基本的共同點,那就是它們每一個都需要額外的計算能力來驅動,而整個設備需要為此進行調整。因此,隨著時間推移,基本上會有一個設備能夠做所有事情,并運行越來越多的傳感器。然后,我們的問題將是如何進行創新,并能夠提供一些高端產品。
如何讓它成為一個大部分人能夠負擔得起的東西,扎克伯格認為,一個公司的使命是真正幫助、連接每個人。
Facebook對VR的態度是,不僅僅打造一個設備,并試圖以高價出售在設備上賺錢。相反,它是想提供一種偉大體驗,并讓盡可能多的人能夠體驗到這一點,成為這個元宇宙一部分。
這將是Facebook的長期業務。未來五年來,Facebook必須專注傳感器、計算機等維度創新,以確保支撐設備。
社交Metaverse
提及VR繞不開社交。Facebook剛推出社交化身改進版:Facebook Horizon,可被視作是Facebook版元宇宙。
對Facebook來說這是一個大項目,因為它需要有一個跨越虛擬現實不同層面的社會結構。這正是Horizon使命所在。
在Horizon中,玩家可創造世界,和朋友一起玩。另一方面,Facebook正在建立化身系統,它會越來越有表現力,愈發真實。盡管不是每個人都想一直保持真實,但要做到得既真實又有表現力。
在Horizon里還有很多不同服務,它不僅適用于社交領域,也適用于游戲領域。當然,也包含生產力工作等。
值得一提的是,當開始考慮員工如何開始返回辦公室的政策時,扎克伯格表現得非常很興奮。
在新冠疫情好轉后,他希望的一件事是,Facebook未來會有更多員工在VR中舉行會議,如Horizon。
這樣一來,公司每位員工都能提供反饋,以幫助調整產品優化體驗。
一開始研究VR時,注意到的是它所提供的一種真實感。因此,它是關于社會聯系而非技術。隨著越來越多應用接入,如閑逛、聊天、工作等。未來,這將大有裨益。
Facebook專注于為創作者和開發者提供工具,以便用Horizon來構建這些功能。這對他們來說是優先級非常高。
Facebook并非想把Horizon打造成一個應用,而是平臺。隨著時間推移,人們能夠在平臺上建立不同的東西。也許它會花非常多時間來實現這一點,不過要想打造以VR/AR為基礎的元宇宙,Horizon非常關鍵。
未來Horizon會重塑我們對社交體驗的看法,扎克伯格認為社交媒體是社交體驗的子類別,如WhatsApp是社交媒體。就像大家會說Facebook、Twitter或YouTube是社交媒體一樣。
與現有2D界面不同,人們在元宇宙中通過VR/AR設備,能體驗完全不同的感受。
實際上,現在能夠開始建立和想象一些類似體驗,就像社交體驗一樣。假設未來人們使用AR眼鏡進行對話 ,看到的將是一個全息圖,就像坐在旁邊的沙發上,而非僅僅通過視頻或音頻交流。
扎克伯格認為有機會從頭開始建立這種體驗,而非手機等終端平臺。他對電腦或手機有自己的看法,Facebook想要的是真正從第一原則出發設計整個體驗,圍繞人們應該如何能夠存在并相互聯系。
早前一位13歲以下用戶無法設置Facebook賬戶。在采訪中,被問及是否會推出兒童版Quest設備。
他回答說,從長遠來看,教育肯定會成為真正有前途的垂直領域之一。實際上,已經有了成功的實戰經驗。
例如向心臟外科醫生提供3D培訓,這樣他們就可以看到心臟,看到他們正在做的一些事情。與那些只在講座中,以更理論方式體驗的人相比,接受過VR培訓的人通常表現得更好,這有很大的意義。
讓人們有能力親手做事或體驗事情,在未來很多時候會勝過聽講課或是讀一本書。
如今有非常多的機會去建立這種教育經驗。無論是年輕孩子、青少年,甚至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獲得相應經驗。它甚至可以提供傳統以外的教育意義。
在很多方面,扎克伯格認為虛擬現實是終極的,因為它實際上是換位思考,去體驗他們實際看到和感受到的一些東西。
結語:
Quest 2對VR游戲從業者而言就像一劑強心針,要知道在Quest 2之前,VR一體機備受玩家吐槽,諸如價格高昂、外設攜帶不便等。毫不夸張地說,正是Oculus Quest推動了VR游戲機發展。
如今,Quest平臺上已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爆款,也有著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
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用戶選擇在虛擬世界中與朋友聯系跟互動。像《Rec Room》《VRChat》《Echo VR》等多人社交游戲,正是基于強大的社交功能而霸占榜單。
隨著時間推移,VR正變得越來越社交化。展望未來,游戲或許只是Oculus的開胃菜,更廣泛的應用亟待開發。目前,人們對Facebook Horizon等社交體驗的興趣日益濃厚,并期待VR為工作帶來巨大變革。
從教育、藝術到汽車、零售、醫療保健等廣泛領域,VR確實正在改變游戲規則,也將迎來新機遇。
來源:競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