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嚴粒粒景區內重現動漫中劇情,演員和游客們正在互動。新華社發夜幕降臨,綿延35米的墻面全部采用虛擬現實技術,再現涂山古城全貌;利用“黑科技”,“電光石火”間再現黑狐大戰的場景……“五一”期間,國內首個以國漫為主題的數字景區在杭州臨安河橋鎮正式開業。借助新科技和IP加持,這個一度蕭條的國家級4A級景區重現熱鬧,還收獲央視“點贊”。
人多了,小鎮的“帶貨”能力也不斷提升。景區負責人、杭州宏逸集團副總經理駱駿介紹,門票之外,景區周邊產品銷售火爆,未來還會推出劇本殺、密室逃脫等潮流娛樂形式,小鎮民宿生意前景可觀。
在數字文化產業領域,類似于河橋鎮,浙江正建設起無數個“虛擬文化空間”,豐富著百姓消費體驗。近日,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0》顯示,浙江省產業數字化指數居全國第一。
在建德梅城鎮七郎廟碼頭的景區游客中心,新設的互動觸摸屏、VR穿戴設備等智能化設施帶領游客一秒穿越到宋朝,復原千年古城風采;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聯合技術公司推出景區專屬短視頻產品,利用AI算法和AR互動等新技術讓游客輕松獲取專屬Vlog,成為景區代言人……
身著漢服的游客參與景區的“結緣”互動環節,將“涂山許愿鈴”掛在相思樹旁,為自己的緣分祈愿。新華社發景區數字技術不僅緊抓消費需求,更注重提升游客體驗感和舒適度。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聽起來很“古老”,實際上很“現代”。不設售票處,沒有檢票員,游客線上購票后只需掃碼或者刷身份證即可入園。在園內,無論買纜車票還是租借講解機,無接觸式服務快速又便捷。公園智慧景區負責人盧怡穎介紹,開放一年多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逐步實現5G信號全覆蓋和大數據監測,游客過多會自動發出“限流公告”謝客,景區設備壞了會發出預警。
秘密就在“智慧大腦”里。數據中臺打通景區各系統數據,每日人流量、實時入園流量趨勢,乃至客源結構、停車實況等信息都被整合記錄。管理人員依此通過手機或大屏實時監測、調度。經過大數據分析,精準的游客畫像還為公園提升服務提供參考依據。目前,游客大多來自長三角地區,整體偏年輕化,未成年人占15%。
此外,圖書在線銷售平臺和VR書店等形式已司空見慣,出版行業也在探索更多元的“知識云生態”。
前不久,咪咕數媒發布了全國首創以書為連接的,覆蓋知識生產、營銷、發行的文化服務平臺咪咕云書店——一個既不是線下實體,也不是線上APP,而是咪咕為出版社、書店等傳統文化產業鏈提供各類服務的中臺。
咪咕數字傳媒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劉培堯這樣預估未來的文化體驗場景:線上線下會不斷融合,最終形成一站式的知識文化服務云平臺;用戶、書店、出版社的連接會更加緊密,構筑新的產業生態。
近年來,在全面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中,浙江在文化產業領域持續發力,跨界融合開辟新賽道。杭州、寧波、橫店等地和浙報傳媒、咪咕數媒、大豐實業等企業獲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數字出版、數字閱讀、動漫游戲等新型文化業態市場整體貢獻度達50%以上。
正因有此“糧草先行”,從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期開始,中國數字閱讀大會、中國國際動漫節重要板塊動漫游戲產業交易會、浙江省館藏圖書展示會……各大展會首次線上舉辦并延續至今年,助力文化產業及時、有效、全面復蘇。
目前,浙江省科技廳等七部門已印發《浙江省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從政策層面明確了發展目標、思路和主要任務,數字文化產業有望進一步邁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其中涉及加快文化產業云平臺建設、引導數字化文化消費、推進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等多個相關重點任務。
省委宣傳部文化發展改革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浙江將持續以數字化改革撬動文化領域全面改革,在文化政務服務、文明實踐、文化事業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數字化集成改革,形成與數字變革時代相適應的文化生產方式、傳播方式、治理方式。
根據計劃,到2035年,浙江目標實現文化與經濟社會全面深度融合,讓數字化成為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主體形態。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