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資本市場訊 8月17日,虛擬現實板塊持續拉升,創維數字、中南文化漲停,易天股份、碩貝德、光線傳媒、天音控股、愷英網絡等漲幅居前。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
消息面上,據財聯社報道,蘋果公司和Meta預計將在未來一年發布混合現實(MR)的頭戴式顯示設備,該技術或將在未來取代智能手機,成為下一代個人終端設備。
巨頭押注“MR”
混合現實技術(MR)通過在虛擬環境中引入現實場景信息,在虛擬世界、現實世界和用戶之間搭起交互反饋的信息回路,以增強用戶體驗的真實感。
不同于VR技術的全虛擬以及AR技術的虛擬信息簡單疊加現實場景,MR混合現實介于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之間,模糊了虛擬和現實的界限,在現實世界中融入了數字虛擬對象進行交互,在虛擬世界中現實物體又以虛擬現實出現。
圖片來源:天風證券
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統稱為“擴展現實”(XR)。XR依靠穿戴式設備或有定位設備的特殊環境(裸眼式XR)實現,目前市場上以穿戴式設備為主。
8月17日,據財聯社報道,蘋果公司和Facebook母公司Meta預計將在未來一年發布混合現實(MR)的頭戴式顯示設備(下文簡稱“頭顯”),該設備最終或將取代智能手機,成為更多消費者使用的個人計算設備。
據市場消息,蘋果正在開發一種外觀類似于滑雪鏡的混合現實頭戴設備,該頭戴式設備具有強大的自研芯片,以及比目前市場上更高分辨率的OLEDoS顯示器。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認為,“在Apple的2023年新產品中,市場對AR/MR頭戴裝置的期待最高,可能是下一個革命性消費電子產品”,郭明錤預計蘋果最快將在明年1月發布AR/MR頭戴設備,在2023年出貨約150萬臺AR/MR頭顯。
Meta則預計將在2024年前推出四款VR頭顯,分別為Cambria(又名為Quest Pro)、Funston、Stinson、Cardiff,其中高端MR頭顯Project Cambria預計在今年9月份推出。
東吳證券表示,XR設備是消費電子領域最受關注的產品之一,主流形態也會從VR、AR發展到MR,最終將會取代智能手機的地位。2021年VR設備年銷量突破1000萬臺,2022年銷量可能翻倍,AR/MR等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
華安證券預計,到2025年左右,消費級VR頭顯的分辨率至少達到8K,刷新率達到120Hz,使得VR頭顯在C端用戶和B端用戶的滲透率顯著提升,預計2025年-2030年的復合增長率將高于2020-2025年的復合增長率,2030年VR頭顯出貨量有望達到1.7億臺。
機構看好AR/VR產業鏈
據IT桔子數據,近三年我國虛擬現實領域的投融資規模穩步上升,2021年全年的投融資規模超過2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22%。
2022年上半年,中國VR/AR/XR以及元宇宙的相關投融資事件超過30起,投資領域涉及光學模組、VR整機、相關芯片等硬件領域,和人機交互、數字孿生、虛擬人等熱點領域,以及產品解決方案以及VR內容生產工具和平臺。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智能手機發展成熟,元宇宙時代將由XR設備領銜;VR技術門檻低、娛樂內容多,在XR中率先流行;MR實現交互方式的升維,或為下一代通用計算平臺,蘋果MR頭顯將具備革命性意義。
考慮到MR設備的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而VR領域已誕生Quest 2等現象級產品,國泰君安認為VR設備將起到過渡作用,建議關注智能手機→VR設備→MR設備迭代過程中硬件端與內容端的相關投資機會。
中信建投電子團隊指出,明年初蘋果MR發布,相關供應商受益,將為國內VR市場發展帶來新的產業鏈機會。
相關概念股如下:
長盈精密:為蘋果MR產品供應中框,單機價值1500元,明年公司盈利6~7億。
兆威機電:為蘋果MR供應齒輪傳動系統。
立訊精密:蘋果第二代AR/MR頭戴裝置的NPI供應商。
歌爾股份:全球VR整機代工龍頭,與Meta、Sony等知名客戶長期合作。
聯創股份:目前已經布局2400萬顆光學鏡頭及600萬顆影像模組產業化項目,并計劃于2025年底前形成鏡頭和影像模組各5000萬顆的生產能力。
水晶光電:國內AR光波導技術領先。
京東方A:為VR/AR/MR智慧終端提供顯示解決方案。
創維數字:目前VR產品有一體機、分體機、VR短焦眼鏡,都已量產并于國內外銷售,同時在今年6月份公司將推出一款頭手雙六自由度的短焦VR一體機,是國內唯一一家VR終端品牌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