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menu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menu>
  •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nav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nav>
  • 專題欄目:ARVRMR虛擬現實

    南昌打造全國VR教育應用示范基地

    日前,記者從南昌市教育局召開的2020年南昌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該局印發《“彰顯省會擔當”南昌教育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南昌市將在三年內規劃實施新建、擴建教育建設項目120個,全面優化全市教育網點布局,解決重點區域網點問題。

    對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實行“一票否決”

    為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優、業務能力強、育人水平高的專業化教師隊伍,《方案》寫明要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持續開展以學習“十項準則”、爭做“四有”好教師為主題的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等師德建設活動;深入推進教師師德承諾宣誓、年度師德全員考核,對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職務(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評優獎勵和教師資格定期注冊中“一票否決”。

    三年內規劃實施新建擴建項目120個

    實施網點規劃動態調整,建立健全中小學布點規劃動態調整機制,對局部地區、重點地塊進行個性化分析、動態調整和優化,并重點落實西湖區朝陽新城增設教育網點,推進紅谷灘紅角洲片區、九龍湖新城、青云譜洪都片區、梅湖景區等區域教育網點配套優化工作。

    同時,實施重大項目加速計劃,抓好豫章中學紅角洲校區和十九中初中部紅角洲校區新建工程、十二中和鐵路一中改擴建工程等4個重大重點項目建設,全力確保人大票決十大民生工程實事中28個教育建設項目全部竣工。實施校建三年行動工程,三年內規劃實施新建、擴建項目120個(含續建項目、開發商配套建設項目),新增用地345.36萬平方米,增加校舍31597萬平方米、學位168300個。

    建立可共享的優質數字VR教育資源環境

    依托南昌市現代教育技術網上學院,抓好課程開發,開展教學培訓,使信息化教學成為常態。開設人工智能、STEAM教學、創客教育、編程教學等特色課程,提升學生應用水平與創新能力。

    此外,以VR教育更新教學環境,南昌市將推進浸潤式教育模式在日常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探索VR 職業教育融合,打造前沿、實用的VR實訓室及體驗中心,并加大VR實驗室、VR教育資源庫建設力度,建立可共享的優質數字VR教育資源環境,打造全國VR教育應用示范基地。同時,推進“農村在線課堂”“雙師課堂”“云校課堂”三大課堂建設,常態化推進優質資源共享。

    今年底全面完成小區配套園治理工作

    在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方面,增加學位供給,2020年底全面完成小區配套園治理工作,力爭移交小區配套園185所以上、建成社區鄰里中心配套園150所以上;2021年底實現中心城區社區鄰里中心配套園全覆蓋,2022年全市新增公辦園12所。強化保障體系,力爭2020年底前公辦園收費標準調整到位,到2021年底學前教育總投入占財政性教育經費總量的5%以上。

    在推進普通高中特色提升方面,重點打造16所省、市級特色發展試驗校,扶持培育第二批4至5所市級特色發展項目學校。落實江西省普通高中特色發展工程,推進特色項目學校建設,到2020年底,建成5所在全省具有領先地位和示范性的省級特色普通高中,力爭3年內特色辦學項目學校不少于全市普通高中學校的50%。

    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力爭每年下降超0.5%

    在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南昌市依托后勤管理智慧云平臺,推進校園食品網格化、規范化、透明化、智能化、精細化監管,實現“明廚亮灶”的學生用餐。

    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完善覆蓋市、縣(區)、學校三級的全市中小學生近視綜合防控體系,開展近視防控教育宣傳、視力健康知識普及、近視篩查和診療,力爭全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下降0.5%以上,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

    2022年底中職學校全部達到國家設置標準

    此外,南昌市教育局實施體育固本計劃,推進體育教學改革,實現“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將校園足球發展納入全市教育發展規劃,打造一流的全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

    將第一批、第二批省級重點高中合并為一個批次招生錄取;將民辦高中學校統一納入公辦學校招生錄取平臺,按其申報批次與公辦高中學校統一填報志愿、同批次投檔錄取;調整志愿設置,將民辦學校志愿和特長班(生)志愿填報納入其中。

    到2020年底,全市中職學校學歷教育在校生不少于10萬人;到2022年底,全市中職學校全部達到國家設置標準;實行專業設置動態調整,到2022年,建設10~15個高水平特色專業(群)、10個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項目,專業對口就業率不低于85%、本地就業率超過60%。

    2022年實現義務教育校內課后服務全市覆蓋

    深化義務教育校內課后服務,選擇1~2個縣(區)試點,引進第三方運營機構,按照“公益普惠 個性拓展”的原則開展課后服務,力爭在2022年實現全市全覆蓋;引導各縣(區)加大對基本托管服務的補貼力度,建立“政府 社會”的成本分擔模式,切實降低群眾負擔;搭建校內課后服務管理平臺,通過“線上 線下”實現高效管理,進一步提升課后服務監管水平。

    來源:江西晨報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