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menu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menu>
  •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nav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nav>
  • 專題欄目:ARVRMR虛擬現實

    首爾大學開發新型短焦距VR光學系統,可大幅降低設備體積和尺寸

    CINNO Research產業資訊,首爾大學工學院3月29日表示,電氣和信息工程部李炳浩教授團隊開發出新的VR顯示技術,可以大幅降低大型頭戴式VR(虛擬現實)設備的尺寸。

    根據韓媒Beyondpost報道,通過此次研究,或許可以解決那些曾經成為VR普及最大障礙的礙手礙腳、佩戴不舒適的問題。

    傳統VR顯示屏體積大的原因是內部存在的空間。為了減少這個空間的厚度,需要減少VR光學儀鏡頭的焦距,但是為了在眼睛和鏡頭之間需要確保的最小距離(視距,Eye Relief),存在著不能使用過短焦距鏡頭的限制。研究團隊著手設計新的VR光學系統,以克服這些限制。

    研究團隊提出的鏡頭陣列VR顯示,是在現有鏡頭外,再追加插入二元鏡頭陣列的結構。二元鏡頭陣列是小鏡頭并行排列的光學元件。在這個光學系統結構中,視距在確保不變的同時,還能減少鏡頭的實際焦距,因此可以將所需的空間與現有空間相比減少一半以下。

    此外,研究團隊采用了折疊光通道技術,通過控制光偏振狀態,使光線在光學系統的空間內前后來回運行。這樣,只需很短的物理距離,就能達到與確保足夠的光通路一樣的效果,額外減少了三分之一所需的空間。因此,體積總計減少到六分之一以下。由此,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了理論上只需要3.3毫米厚的空間的VR光學儀設計。

    這項技術的核心是通過光場(Light Field)分析來彌補鏡頭排列固有的缺點,并對VR進行相應的性能優化。研究團隊研發的顯示光學儀不僅厚度薄,而且實現了寬102度,縱102度的寬視角,8.8mm寬的瞳孔中心位置區域(Eye-Box),擁有20mm的視距的性能卓越的眼鏡型VR顯示。

    研究團隊公開了使用液晶顯示器(LCD)顯示面板和Fresnel鏡頭制作的眼鏡型VR樣品。該眼鏡型裝置包括內部空間、液晶面板及Fresnel鏡頭等所需元件在內的厚度僅為8.8毫米。

    研究論文第一作者方基勝研究員表示:“此次設計的眼鏡型VR顯示屏將解決10年來無法解決的佩戴不舒適及使用環境有限等問題,進一步發展了分辨率等性能,是一款像真正的眼鏡一樣,日常生活中可以一直佩戴的虛擬現實及增強現實硬件產品。”李炳浩教授表示:“這是一個創新技術,開啟了VR設備的新篇章。”這項技術已經申請了國際專利,如果有企業進行產品生產,在一兩年內就可以實現商業化。

    此次研究成果將于3月29日在虛擬現實領域的世界性學術會議IEEE VR上發表,并于3月25日發表在權威學術期刊“IEEE TVCG(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上。該研究得到了科技信息通信部及信息通信企劃評價院(IITP)的數字內容原創技術開發事業的支持。

    來源:CINNOResearch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