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menu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menu>
  •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nav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nav>
  • 專題欄目:ARVRMR虛擬現實

    NOLO:殊途同歸的VR「逆行者」

    “NOLO源于英文單詞Technology(技術),我們希望能夠做專業領域的引領者,堅持核心原創技術的研發,不做任何公司的追隨者。”

    這是創始人張道寧對于NOLO一詞的闡釋。

    經歷了VR紙盒眼鏡的泛濫,見證了PCVR的崛起,最后終于迎來了移動VR的黎明,始終堅持為移動VR打造空間定位與交互解決方案的NOLO,不僅僅是VR行業內的「逆行者」,更是成為了能夠深刻洞察技術發展趨勢的「遠見者」。

    而這一切,始于一群技術宅「用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

    01 、NOLO核心技術的誕生

    2015年,正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最高潮。

    在中國的「硅谷」——中關村的一幢民宅里,張道寧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正在探討著移動技術的發展趨勢。藍牙、Wi-Fi與GPS那時已經成為了所有智能設備的標配,Wi-Fi負責遠距離通信,藍牙負責近距離通信,GPS負責室外定位,卻獨獨缺少了室內定位的功能。

    “如果這個世界上所有智能設備都能擁有精確的室內三維定位,那就意味著無人機可以在室內進行巡航任務、服務機器人就可以幫助在家照看老人、使用微信給朋友發邀請函甚至可以精確導航到座位上,這是一個我們覺得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張道寧回憶起了當初創業時的想法。

    說干就干,張道寧帶著團隊著手研發了一種高精度、高刷新率、低延時、超低功耗、小體積的6自由度(DoF,Degree of Freedom)的聲光電混合空間定位技術,這項技術被命名為「PolarTraq」,正是后來NOLO最引以為傲的核心技術。

    ▲創業初期,張道寧在白板上分享思路

    彼時,張道寧還未下定決心要將這項技術應用在什么領域中,直到他接觸到了VR。

    02 、專攻移動6DoF空間定位交互的「逆行者」

    在2015年,Oculus和HTC Vive的消費級頭顯還未問世,大家能接觸到的VR設備大多是Oculus Rift DK1/DK2和搭配手機提供入門級VR體驗的三星Gear VR。但是DK1/DK2只能提供頭部的6DoF體驗,交互方面還要依賴鍵盤鼠標和手柄;三星Gear VR更是只能提供3DoF體驗,交互依賴一塊小小的觸摸板,體驗幾乎為零。

    ▲Oculus Rift DK2

    張道寧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是,VR未來會向著怎樣的終極形態進化?移動6DoF空間定位與交互技術對于VR的未來有著怎樣的意義?

    在2021年的今天,我們已然得出了答案。Oculus Quest及Quest 2的成功,證明了移動VR一體機才是真正能夠打入VR消費市場的產品形態,而6DoF空間定位和交互更是VR一體機能真正獲得消費者青睞一項必不可少的特性。

    但在當時,VR就像一個怪獸,幾乎榨干了設備的每一絲性能,連主流PC都無法流暢運行所有的VR內容,遑論移動端更孱弱的芯片能力。因此,各大VR頭顯品牌都在忙不迭的進行PC VR設備和技術的研發。

    盡管沒有人否認,VR的未來最終一定會脫離PC平臺,但也沒有人能夠保證,何時才會有足夠優秀的移動端VR設備出現,帶給消費者合格的VR體驗。

    對于一個創業團隊來說,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如何精準的判斷技術發展的重要節點,通常決定了創業團隊的生死。跳過PC VR,直接專攻移動6DoF VR空間定位和交互技術,讓移動設備能夠兼容PC VR的內容生態,張道寧的眼光,無疑聚焦在了更長遠的目標。

    在外界看來,這樣一個時間點堅持做移動的6DoF交互設備似乎是一件和行業主流背道而馳的事情,因此,NOLO又被冠以VR行業「逆行者」的稱號。

    2016年8月31日,NOLO DK1首度亮相,這是全球首個面向移動VR設備的低成本、高精度6DoF交互解決方案,一經推出就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

    ▲NOLO DK1

    隨后的2017年1月拉斯維加斯CES上,由DK1改進而來的NOLO CV1正式發布;同年3月,NOLO CV1開啟KickStarter眾籌,最終獲得來自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00名Backers的支持。

    作為一款售價僅99美元的6DoF VR交互設備,NOLO CV1可以搭配任何安卓手機與手機盒子,配合PC串流功能,提供與Oculus及HTC VIVE相近的PC VR體驗,而后兩者的售價接近1000美元,這在當時倍受極客追捧。

    張道寧透露,很多YouTube大V自發為NOLO CV1做了教程視頻,教大家如何將其與手機連接玩VR游戲,精細程度甚至超越了官方教程;而在參與KickStarter眾籌的2000多名Backers中,也不乏來自索尼、三星等巨頭的行業大佬,足見大家對于NOLO的認可。

    融資、量產、發售一氣呵成,NOLO自此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03、 VR一體機時代的幕后英雄

    當NOLO在移動6DoF VR交互設備的賽道上狂奔的同時,VR行業也在醞釀著劇烈的變化。

    2018年5月1日,在Facebook的F8大會上,Oculus Go VR一體機橫空出世,以199美元的起售價吹響了VR向主流消費市場進攻的號角,也意味著VR行業正在從PC VR時代快速邁進移動VR的時代。

    ▲Oculus Go

    作為一款超高性價比的入門級VR產品,Oculus Go一經面市就引起了一波銷售熱潮,32GB版本和64GB版本長時間霸占著亞馬遜Wearable Tech Virtual Reality Gear(VR頭顯)銷量榜的TOP2。

    為什么Oculus Go能夠引起消費者的熱捧?原因在于讓VR擺脫了對于PC的依賴。PC VR頭顯不僅昂貴(頭顯和PC都貴),而且連接的線纜大大的限制了用戶在體驗VR時的自由,只能在PC前的一小塊場地活動。

    而Oculus Go不僅僅價格低廉,還能讓用戶以任何自己喜歡的姿勢沉浸到VR世界中,這對用戶體驗來說,算是一個飛躍。

    但是Oculus Go相比主流PC VR頭顯Oculus Rift及HTC Vive也存在著“致命”短板:無論頭顯本身還是控制手柄,都是3DoF的,只能使用本機的應用商店,無法運行PC VR內容,在用戶相對看重的游戲體驗方面,十分受限。

    NOLO CV1恰好填補了Oculus Go的“致命”短板。

    通過將Oculus Go與NOLO CV1以及NOLO HOME PC端搭配使用,從而實現PC VR串流功能,讓原本略顯枯燥的3DoF體驗,瞬間可以擁有媲美Oculus Rift及HTC Vive的6DoF體驗。

    ▲Oculus Go+NOLO CV1

    這個突破也得到了Oculus創始人帕爾默·拉奇(Palmer Luckey)的強烈認可,甚至為了致敬還特意更換了社交賬號的頭像。在隨后的更新中,Oculus Go更是加入了對NOLO CV1的官方支持,全面開啟移動6DoF的時代。

    ▲Oculus創始人Palmer Luckey佩戴Oculus Go+NOLO CV1

    看到Oculus Go的成功,國內諸多VR頭顯品牌也在2018年年末紛紛跟進,推出了對標Oculus Go的產品——各類3DoF的VR一體機。NOLO趁熱打鐵,先后完成了對愛奇藝智能、Pico、大朋、創維、小米等十幾國內廠商主流VR一體機和PC VR頭顯的適配。

    在2019年,NOLO推出了適用短焦VR眼鏡的6DoF交互設備NOLO CV1 Air,從來自全球的數十個解決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華為VR Glass的專用6DoF解決方案,并且通過了極其嚴苛的華為DFH認證。

    獲得Oculus和華為兩大巨頭的認可,對于NOLO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在這段時期里,NOLO與各大VR頭顯品牌可以說是相互成就——由于NOLO低成本的6DoF解決方案,購買3DoF的VR一體機的用戶同樣以非常低的花費享受到PC VR優質的內容生態,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試水;而3DoF VR一體機銷量的提升對于NOLO來說也意味著潛在用戶群體的基本盤擴張,帶動設備銷售的增長,只不過雙方一個站在臺前,一個站在幕后,同時推動了移動VR的發展。

    04 、走向臺前,NOLO的倚仗是什么?

    移動VR的迅速崛起,將一道選擇題擺到了張道寧的面前:是繼續呆在幕后,幫助這些VR一體機做大做強;還是走到臺前,利用技術的優勢去開拓自己的市場?

    張道寧分析了四個要素:

    VR硬件的發展軌跡可以類比耳麥——有線耳機——TWS無線耳機的發展歷史,經歷VR頭顯——VR墨鏡——VR眼鏡三個階段。今天即使是最先進的VR一體機,依然還未擺脫VR頭顯的形態,VR硬件的發展仍處在一個十分早期的階段。

    VR的交互方式今天依然單一。即使移動VR已經從3DoF時代邁進了6DoF時代,但對于 VR所追求的沉浸感,機制依然是標準化的,過于簡單。未來VR的交互方式一定是向著多元化、高自由度的方向去發展,結合全身追蹤、手勢識別等等交互技術,滿足人們多樣化的交互需求。

    VR內容生態的發展面臨瓶頸。真正硬核的VR內容存在于PC和游戲主機平臺,移動平臺受限于性能依然在美術風格上偏好卡通而不是寫實。如果考慮VR內容的終極形態,應當是端云混合計算的形式,云服務器負責算力需求高的部分,端負責實時性強的部分,才能做到擺脫了PC和游戲主機平臺依然獲得出色的VR交互體驗。而端云混合計算技術的重點之一,正是NOLO通過NOLO HOME積累的串流技術。

    VR依然有著較高的價格門檻。智能手機行業的爆發,小米發布的第一代產品有著重要的意義,讓安卓智能手機的售價下探到了2000元以內(1999元),打響了安卓智能手機普及的第一槍。隨后出現的各種千元機,才真正讓智能手機成為了每個人都用得起的移動終端,并成就了騰訊、字節跳動等諸多移動互聯網巨頭。

    而VR行業,還沒有企業能做出合格的「千元機」。

    “VR硬件的終極形態是頭顯小型化、交互多樣化、內容云化,價格千元以內。今天的任何一款產品可能連其中一點都達不到“,張道寧說,”我們認為,在VR的發展過程中,一定會經歷各種不同形態的產品,滿足前面所說的一至兩個點。這些中間形態的產品是多樣化的,會在市場上并存。”

    既然VR行業依然處于早期階段尚未定型,NOLO又有充足的技術儲備,為什么不去探索更多的VR產品形態,把握住行業發展的機遇呢?

    2020年5月,NOLO推出了VR一體機NOLO X1,正式宣告NOLO擺脫了單純的配件廠商身份,從幕后走向了臺前,以更豐富的產品線服務于當下的VR消費者群體。同年京東6.18,NOLO X1獲得VR眼鏡單品銷售額冠軍。NOLO這一步,走得很成功。

    05 、次世代,高手就位

    今天的VR用戶到底玩什么?這是所有VR硬件品牌都關心的一個問題。

    張道寧告訴我們,目前的VR生態分為兩類平臺:以Steam為代表的PC VR和游戲主機生態;以Quest Store為代表的VR一體機本地商店。

    Steam平臺沉淀了將近6000款VR內容,是用戶粘性最好、復購最多的VR內容生態。但是從用戶占比來說,Steam平臺的VR用戶占比僅有2.2%約300萬人,Steam平臺的月活用戶總數卻高達1.2億,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

    Quest Store目前的內容數量僅僅200余款,遠不及Steam平臺豐富,受制于硬件性能游戲風格也多以卡通休閑為主,難以滿足目前VR主流用戶——極客和游戲發燒友們對于VR沉浸感的需求,優點在于便攜易用。

    “Quest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它天生就對PC VR串流模式是抵觸的,如果都用Quest 來玩串流,誰去Quest Store購買內容呢?甚至Quest Store本地內容商店這一商業模式本身都還沒有經過時間的驗證”,張道寧這樣評價目前Facebook在內容生態上所走的道路。

    “誰來服務Steam平臺剩余97.8%,也就是大約1億1700萬用戶的高端VR體驗需求?NOLO可以做到。因為NOLO不是一家商業模式驅動的公司,一切產品的研發均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把消費者服務好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因素。但同時,即使本地內容商店的生態仍在早期驗證階段,NOLO也愿意和這種本地內容生態的發展一起成長。”

    2021年5月24日,NOLO發布的基于自研6DoF Inside-Out空間定位解決方案「SodarTraq」的VR一體機——NOLO Sonic,正是NOLO為這些用戶量身打造的一款誠意之作。

    NOLO Sonic VR一體機搭載BOE(京東方)旗艦級4K屏幕,分辨率3840*2160,PPI高達807;配備了業內首款使用寬頻振動技術的VR手柄NOLO M1,讓振動回饋不再單調,無論揮劍拉弓還是拳擊,都能擁有獨特非凡的體驗反饋,進一步加強VR的沉浸感。

    不僅如此,控制器附帶的心率監測功能,讓用戶在VR中健身時可以直接輕松獲取心率數據,無需摘下頭顯等繁瑣操作,并據此調整訓練計劃,達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對于玩家使用較多的PC VR串流服務,NOLO Sonic VR一體機實現了系統級的支持,能做到即插即用,免去繁瑣的配對設置過程,甚至還加入了光纖接口以支持更高質量的串流服務。

    為了讓玩家能在使用電池擴展頭帶獲取更長續航的同時,不影響有線串流的體驗,NOLO還對電池的接口進行了重新設計,從而不再占用OTG接口。雙擊頭顯即可開啟的SeeThrough模式使用起來也十分快捷,佩戴頭顯在手機上看信息回消息完全不在話下。

    不僅加入了如此多的創新功能,NOLO Sonic VR一體機在售價上也毫不含糊,僅1999元,是VR行業里首款定價2000元以內的6DoF VR一體機。

    張道寧表示:“NOLO Sonic VR一體機是完全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的,因為使用了NOLO自研的SodarTraq技術而非完全基于攝像頭的頭手6DoF空間定位方案,這臺一體機并未搭載能夠同時支持7個攝像頭的高通驍龍XR2芯片,而是選用了同樣能夠勝任VR一體機本地內容運行以及PC VR串流服務的高通驍龍845芯片。NOLO節約成本完全是為了讓利于消費者,以最低的價格向消費者提供優秀的VR硬件。”

    張道寧還透露,1999元的定價某種程度上是為了致敬2011年8月16日問世的小米1手機。他期望NOLO Sonic這臺次世代的VR一體機能和小米1一樣,引領VR向大眾消費市場的普及。

    ▲雷軍在小米1發布會上公布售價

    06 、NOLO眼中的未來之路

    VR的普及其實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張道寧認為,NOLO要做一家堅持長期主義的公司,以用戶需求而非商業模式驅動來做產品,既不高估現在,也不低估未來,更不會隨波逐流。

    如果說以Oculus Quest為代表的一眾VR頭顯品牌想要建立的是統一的、封閉的、基于本地內容商店的VR生態,那NOLO想要建立的,無疑是多樣化、開放式、串流服務與本地內容商店并存的VR生態。

    自2015年4月成立以來,NOLO用6年的時間建立起了自身豐富的產品線:面向各品牌VR頭顯提供6DoF空間定位與交互的NOLO CV1 Pro,面向華為VR Glass這類短焦VR眼鏡的NOLO CV1 Air,自有品牌的VR一體機NOLO X1及最新的NOLO Sonic,而貫穿這些產品的,正是NOLO自研的「PolarTraq」和「SodarTraq」解決方案,以及NOLO HOME的串流技術。

    未來,NOLO仍將會堅持核心技術的研發,貫徹多產品線的戰略,推進多樣化的交互產品,同時加速VR內容云化的進展。NOLO對于各類合作伙伴也向來保持著開放的態度,不僅提供VR交互的合作,還提供了如整機定制、軟件工具、內容平臺以及行業解決方案的合作。

    ▲NOLO創始人張道寧

    “我們堅定的認為,VR產業未來的繁榮一定不是依賴某一家巨頭來推動的,因為一家公司通常只有一種技術路徑,一種產品形態,一種商業模式,對于一個產業來說,這遠遠不夠。VR行業需要全產業鏈對各個環節從各自角度共同的推動,而且每個環節都能賺到錢,這個行業才能夠發展起來”,張道寧談起了他對于VR產業未來發展的見解。

    “自2020年以來,VR行業已經出現了一種創新的業態,是包括華為、電信運營商都在推的云VR。這種創新的模式是5G應用的制高點,今天還沒有大規模落地,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要解決。但它對于VR產業有變革的意義,甚至會帶來行業的洗牌。NOLO對這一業態高度重視,目前已經與全球多家運營商達成合作并有幸成為中國移動唯一投資的VR硬件公司,深度參與到云VR業態中。”

    毫無疑問,在技術創新的驅動下,VR設備未來必定會向著人人負擔得起的小型化多交互云端設備方向發展,但走怎樣一條路徑才能到達這一目標,并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

    “我們的使命是普惠VR,NOLO VR移動6DoF硬件用戶數、軟件用戶數均已突破10萬,在國內VR廠商中遙遙領先。同時我們也希望,NOLO能見證VR超過10億用戶的那一天”,張道寧對于NOLO的未來充滿信心。

    「條條大路通羅馬」,作為VR行業「逆行者」的NOLO,只是在另一條道路上向著終點奔馳。

    來源:93913虛擬現實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