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虛擬仿真系統:當VR遇上汽車,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疫情帶來的寒冬讓實體經濟受到了打擊,但是虛擬現實技術VR反而“起死回生”,重新煥發活力。它的沉浸性和互動性以及安全性讓人們在家就能享受到各種各樣的應用。例如VR游戲,VR旅游,VR看房甚至是VR會議等。其實當大多數人對VR的認知還停留在沉浸式游戲的時候,福特汽車已經開始用它來造車了。虛擬現實技術推動了汽車設計的革命。
在福特的實驗室里,員工戴上虛擬現實頭盔,并模擬觀察一輛汽車,而他們的同事將可以通過大屏幕查看他們的體驗。這些員工也可以模擬坐進一輛汽車,因為在佩戴虛擬現實頭盔時四處走動容易使人迷失方向。
福特使用虛擬現實技術去檢查汽車的整個外觀和內飾設計,并查看特定細節,例如中控臺和內飾板,燈光的位置、尺寸和亮度,以及其他設計元素的位置和形狀。開發人員可以模擬各種場景和天氣來觀察了解汽車表現出來的外觀。早在2013年,福特就使用這一技術檢查了193款虛擬汽車原型中的超過13.5萬個細節。
在沒有設計工具的早些時候,汽車設計師們主要使用手工來繪圖。現在將虛擬現實技術連接至福特的CAD系統,設計師們在虛擬空間內就能實現對汽車造型的改動,并可實時調整整車結構。此外,通過VR技術,汽車設計師還可以加強對于設計細節的觀察,有助于全方位地了解設計缺陷并及時調整。
其實寶馬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究將VR技術納入汽車設計當中,但一直未得到正式應用。直至2016年,寶馬的汽車設計師才通過VR技術借助虛幻引擎(UE)在VR環境建立數字產品模型,從而實現車內外的可視化幫助設計師快速修成設計草案,并且還可以模擬出試駕場景。
VR技術還可以擺脫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不同地區的設計團隊成員無需匯聚在一起,只要戴上VR頭顯就能一起查看原型車,并就各自的回饋進行交流。這不僅提高設計效率還降低了成本。即使在疫情期間,設計師也可以在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的同時,以團隊的形式繼續他們的項目。
VR除了造汽車,甚至可以造飛機。由于部件的成本以及培訓的難度和成本,航空航天業大量采用VR技術。VR不僅可以有助于培訓新員工快速上手,并且當他們從一個項目移動到另一個項目時,可以快速適應變化而沒有任何錯誤。同時VR設備可以更好地洞察空中客車制造的進展。
汽車品牌需要的不光是品牌宣傳和產品展示的新潮體驗,更重要的是對研發,生產銷售全產業鏈的提高與促進。VR和汽車甚至飛機的碰撞都能產生不一樣的火花。VR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正在變革傳統汽車行業,引領新的潮流。
來源:幻境智慧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