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世界情勢跌宕起伏的一年,在線下娛樂、社交、餐飲等行業被生存壓力沖刷的時刻,也是VR/AR行業充滿機會的一年。根據陀螺研究院《2020年VR/AR產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VR頭顯出貨量達670萬臺,較2019年增長72%,AR眼鏡出貨量40萬臺,增長33%。
從整體行業環境來看VR/AR行業也呈現更加活躍的動態。如在投融資方面,2020年VR/AR產業的投融資金額和數量回到了2017年的高點水平,AR眼鏡、工具軟件、VR/AR游戲、教育培訓等成為投融資的熱點領域。
一方面由于特殊時代背景對線上環境的助力,而另一方面,科技大廠在VR/AR行業頻繁的動態,對在其中起伏的中小企業也產生了蝴蝶效應。而回顧過去的大廠動向,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晰的摸清行業發展脈絡,為此VR陀螺整理了蘋果、Facebook和谷歌在VR/AR方面的軟/硬件、投融資、收購、專利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圖源:網絡
Facebook VR/AR相關軟硬件大事件7起;投融資并購事件25起;值得關注的專利共計44項,詳情如下:
軟/硬件
2015年9月,Oculus與三星共同推出Gear VR,售價99美元,該頭顯需與三星電子2015年推出的Galaxy系列移動設備聯合使用;
2016年1月,Facebook在收購Oculus之后,發布第一款PC VR頭顯:Oculus Rift CV1,售價599美元,屏幕材質為OLED,分辨率1200*800,采用Outside-In追蹤方案;
2017年10月,Facebook推出第一款VR一體機Oculus Go,售價199美元,由Facebook與高通、小米聯合開發,采用LCD屏幕,3DOF手柄,單眼分辨率1280*1440;
2018年9月,Facebook推出VR一體機Oculus Quest,售價399美元,采用OLED顯示屏,6DOF手柄,Inside-Out追蹤方案,單眼分辨率1440*1600;
2019年3月,Facebook推出PC VR頭顯Oculus Rift S,售價399美元,由Oculus聯合聯想設計開發,是Rift升級款,采用Inside-Out追蹤方案,配備5顆攝像頭,屏幕材質由OLED降為LCD,單眼分辨率1440*1280;
2020年5月,Facebook宣布推出企業版Oculus Quest,售價1000美元;
2020年9月,Facebook推出VR一體機Oculus Quest 2;售價299美元起,采用LCD顯示屏,6DOF手柄,單眼分辨率1832*1920。
投融資并購
2014年3月26日,Facebook以20億美元價格收購虛擬現實公司Oculus,Oculus當時產品為Oculus Rift;
2014年6月25日,Oculus收購西雅圖Xbox 360手柄設計團隊Carbon Design,增強Oculus硬件開發設計能力;
2014年12月12日,Oculus收購VR公司13th Lab,該公司一直致力于開發高效、準確的實時3D重建框架,可以在VR中讓用戶體驗訪問埃及金字塔或羅馬斗獸場的一對一3D模型;
2014年7月7日,Oculus收購游戲開發引擎RakNet,并將其免費開源提供給全球游戲開發者。Oculus將RakNet稱之為“游戲行業領先的網絡中間件系統”;
2014年12月12日,Oculus收購計算機視覺公司Nimble VR,該公司一直以來進行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功能的開發,用以實現高質量、低延遲的骨骼手部跟蹤;
2015年5月28日,Oculus收購英國計算機視覺團隊Surreal Vision,該團隊專注于實時3D場景重建,出色的場景重建可使人在現實世界中移動并與VR中的現實世界對象進行交互;
2015年7月16日,Oculus收購以色列深度感測技術與計算機視覺領域領先團隊Pebbles Interfaces,該團隊長期從事使用定制光學器件、傳感器系統和算法檢測并跟蹤手部運動的技術,傳感器技術的突破將解鎖VR中用戶的交互方式;
2016年3月9日,Facebook收購白俄羅斯AR換臉社交應用Masquerade,該應用與Snapchat類似能夠在用戶臉上添加虛擬面具等效果;
2016年5月23日,Facebook收購蘇格蘭空間音頻公司Two Big Ears,將其VR音頻平臺重新打包為“ Facebook 360 Spatial Workstation”并向開發者免費提供;
2016年9月20日,Facebook為其神秘硬件實驗室 Building 8收購原型制作創企Nascent Objects,Buiding 8從事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網絡互聯以及其他重要事宜;
2016年10月14日,Oculus收購愛爾蘭Micro-LED公司InfiniLED,該公司專長于微型LED,開發了可使VR設備使用的功率減少20%至40pc的技術;
2016年11月16日,Oculus收購面部識別技術創企FacioMetircs,該公司主要利用機器學習算法來實時分析面部行為以及開發AR/VR應用;
2016年11月11日,Oculus收購瑞士計算機視覺公司Zurich Eye,該公司的技術可使機器理解周圍的環境,或適用于VR;
2016年12月28日,Oculus收購丹麥眼動追蹤初創公司The Eye Tribe,該公司開發了視網膜凹式渲染(Foveated Rendering)技術,又稱焦點渲染技術;
2017年5月12日,Facebook投資倫敦360度視頻和VR內容制作平臺Blend Media,Facebook可訪問Blend Media的高級內容庫,利用該庫推動平臺上360度視頻的增長;
2017年8月11日,Facebook收購德國計算機視覺創企Fayteq,Fayteq制作的軟件可以為視頻增加或者移除對象,該功能可加強Facebook在視頻濾鏡創意方面的實力,同時在AR上具有很大潛力;
2019年2月9日,Facebook收購虛擬購物和人工智能創業公司Grostyle,Grostyle在宜家應用中,用戶拍攝家具照片,可將其與在線購買的相似產品匹配;
2019年9月23日,Facebook收購腦計算(神經接口)創企CTRL-Lab,交易規模為5億-10美元,實施收購后,該創企加入Facebook Reality Labs參與AR智能眼鏡的開發;
2019年11月27日,Facebook收購《Beat Saber》開發商Beat Games,實施收購后,Beat Games加入Oculus Studio,但在布拉格單獨運營;
2019年12月18日,Facebook以7800萬美元收購馬德里云游戲公司Play Giga,進一步進軍視頻游戲市場;
2020年2月9日,Facebook以4000萬美元收購倫敦計算機視覺創企Scape Technology,該公司致力于開發視覺定位服務,其最終目標是為任何配備攝像頭的機器提供解釋和理解其周圍環境的能力;
2020年2月25日,Facebook收購游戲開發商Sanzaru Games,實施收購后,Sanzaru加入Oculus Studio。Sanzaru Game曾開發《Sonic the Hedgehog》、《Asgard's Wrath》等多款游戲;
2020年6月18日,Facebook收購瑞典街道地圖數據庫Mapillary,或將應用于AR;
2020年6月22日,Facebook收購《Lone Echo》VR游戲開發商Ready At Dawn,實施收購后,Ready At Dawn團隊加入Oculus Studios;
2020年9日21日,Facebook收購新加坡新加坡AR/VR變焦技術公司Lemnis,該公司開發了一種硬件+軟件解決方案的變焦原型Verifocal,解決了VR頭顯的視覺輻輳調節沖突問題。
專利
Facebook/Oculus與AR/VR相關的專利2020年延續2019年的增長態勢,眼動追蹤、光波導顯示技術、顯示器、觸覺反饋、控制器等是其專利申請的重要方向。由于專利數量過多,為了便于閱讀,VR陀螺對專利進行了一定篩選。
2017年4月,Oculus曝光名為“虛擬現實系統中的光學手部跟蹤”的專利,顯示其團隊正在設計具備版主追蹤功能的VR手套;
2017年8月,Oculus獲得一項低端頭顯的專利,該手機盒子頭顯會與安卓手機一起搭配使用,手機由頭顯左側插入;
2017年12月,Oculus新專利曝光下一代Rift或采用曲面顯示屏,該顯示屏能提供更廣的視場,減少圖像變形;
2017年12月,Oculus曝光一份2016年提交的專利,該專利展示了一個可通過PC或手機驅動的可轉換頭戴顯示器;
2018年3月,Oculus發布兩項關于觸覺反饋手套的專利,該手套使用插入內部的肌腱來模擬VR內的觸摸感,可讓使用者從按下按鈕到拾取物品的感覺更加真實;
2018年9月,Oculus曝光代號為Santa Cruz頭顯(即Oculus Quest)的相關專利,專利顯示該頭顯將采用織物外殼,從該專利圖片中還可看到為實現Santa Cruz的Inside-Out追蹤,頭顯正面四個角均安裝有傳感器;
2018年10月,Oculus新專利曝光,提出定向波束無線PC VR解決方案,該專利描述了一種無線中繼系統,該系統能夠防止信號丟失,即使用戶超出主發射器和接收器的范圍也能夠穩定接收信號;
2018年11月,Oculu新專利曝光,公布VR一體機Oculus Quest散熱系統,頭顯前面中央部分安裝一個小型散熱風扇,能夠有效散熱,讓CPU/GPU性能最大化;
2019年1月,Oculus申請MicroLED設備專利,該專利描述了一種MicroLED, mu.LED設備,該設備包括拋物線型的臺面結構、臺面結構內的發光源以及處于設備一側的主發射表面;
2019年1月,Oculus申請專利曝光:包含分色鏡的嵌入式眼動追蹤儀,該專利描述的眼戴設備包含光學元件、光源、分色鏡和攝像頭;
2019年1月,Oculus專利曝光:包含壓力傳感轉換器的VR系統手持式控制器,該控制器包含手和用戶輸入鍵,頭顯可顯示手部圖像,系統可感測用戶施加到用戶輸入鍵的壓力,手部圖像的閉合程度與施加到把手上的壓力成正比;
2019年1月,Facebook曝光采用分段式電容式觸控扳機鍵的手持式控制器,該控制器把手的形狀和尺寸設計成可由用戶抓握,扳機鍵的觸控表面可與用戶手指接觸以檢測手指在觸控表面的滑動;
2019年1月,Facebook曝光兩款波導顯示器:小尺寸、大視場角、大眼動范圍的波導顯示器與搭載空間可切換光柵的波導顯示器(該近眼顯示器包括眼動追蹤系統與波導顯示器);
2019年2月,Facebook提交新專利,通過腕帶讀取電信號進行手指追蹤,通過讀取用戶手腕內部的電信號來執行手部動作跟蹤的腕帶,這些信號將通過機器學習被轉換為手指位置;
2019年2月,Facebook利用時間復用的眼動追蹤專利曝光,該眼動追蹤系統通過配置包括多個光源的光源組件來實現時間復用;
2019年3月、6月、8月,Facebook深入研究真實觸覺VR手套,獲VR體感手套三項專利:通過控制每個細小氣囊的氣體流動為用戶手部提供不同力度的體感反饋、可模擬虛擬物體硬度的觸覺設備、力反饋微流體的另一種方式氣動控制的觸覺機制;
2019年4月,Facebook用于眼動追蹤系統光線引導的菲涅爾組件、利用密集結構光圖案的眼動追蹤系統專利曝光;
2019年4月,Facebook用于分體式AR可穿戴設備的心律監控器專利曝光,該心律監控器由頸帶與眼鏡設備組成,可根據確定的用戶心率或其他生命體征而調整呈現的現實環境;
2019年4月,Facebook用于VR系統的光學手部追蹤專利曝光,該系統包含集成至手套的照明源、光學傳感器以及其他組件;此外,還有一項三維手勢高分辨率追蹤與響應專利曝光;
2019年4月,Facebook新專利提出“虛擬地面運動”的觸覺反饋解決方案,該觸覺裝置包括觸覺控制組件、底板、位于底板之上用于傳播震動波的觸覺板、致動器,以及光學傳感器;
2019年8月,Facebook新專利曝光一款低功耗、高亮度的集成式彩色LED微型顯示器;
2019年8月,Facebook新專利曝光一系列菲涅耳透鏡:視場增強的混合型菲涅爾透鏡、帶有動態干擾面以減少光學偽影的菲涅耳透鏡、帶有動態干擾面并用于可變注視點的菲涅耳透鏡;
2019年9月,Facebook在發布的一份專利中提出一種基于柔性基板的準球形顯示器,該OLED顯示器包括OLED面板,該面板具有一系列形成準球面顯示表面的Gore形面板;
2019年9月,Facebook公布利用頭顯面部傳感器制作面部動畫的專利,該面部系統使用位于頭顯內部的一個或多個面部傳感器來捕獲面部數據;
2019年9月,Oculus遞交新的專利申請,專利顯示是一個便攜式的Quest攜帶盒,該盒子在提供存放功能的同時,還給VR頭顯添加無線終端和充電器;
2019年11月,Facebook新專利曝光:利用現實世界輸入設備在虛擬空間中呈現用戶交互,用于鍵盤的組件可以包括鍵帽,由鍵帽耦合到控制組件的觸控傳感器;
2019年12月,Oculus新專利曝光,該專利描述了一款用于VR的觸控筆,該觸控筆可包括細長的外觀,配置為檢測用戶操縱觸控筆的傳感器,以及允許觸控筆能夠在AR/VR環境中接受追蹤的追蹤組件;
2019年12月,Facebook新的AR專利曝光,該專利提出用波導拼接以擴大FOV視場的解決方案,該波導顯示器包括光源、源波導、輸出波導和控制元件;
2020年2月,Facebook新專利提出“頭戴力反饋帽”解決方案,這款穿戴于用戶頭部的觸覺頭骨帽,旨在可向用戶提供不同類型的觸覺反饋;
2020年2月,Facebook專利曝光,使用頭顯中的超聲波傳感器進行手部追蹤,追蹤用戶手部的位置、方向和手勢;
2020年2月,Facebook新專利顯示一個包含情景手部追蹤的分體式人工現實系統,該系統包含眼鏡裝置、手環裝置與處理器;
2020年2月,Facebook新專利曝光:采用LED追蹤圓環的手持式控制器,手持式控制器包括沿縱向延伸的手柄;
2020年3月,Facebook新專利曝光,該專利展示了一款新的類似于觸控板的設備專利,該設備將允許VR頭顯用戶使用QuickPath、SwiftKey或Swype式的方法通過虛擬鍵盤滑行來鍵入消息或應答電子郵件;
2020年4月,Facebook曝光可用于AR眼鏡的深度相機系統的新專利,該專利特別涉及到使用光的偏振和相機組件實現深度確定;
2020年5月,Facebook專利透露全新翻蓋式VR頭顯,實現真實世界外圍視場的不遮擋,從而允許用戶與真實世界環境中的對象交互,例如鍵盤、鼠標等;
2020年6月,Facebook一系列專利曝光:用于AR眼鏡的結構光深度感應技術及光學麥克風;
2020年7月,美國專利商標局發布Facebook提出的未來VR手套的專利申請,該專利將使用毫米波應答器,而不是依靠當前慣性運動追蹤或光學運動捕獲的方法;
2020年9月,Facebook新專利曝光可切換寬帶波片,該光波片包括堆疊在一起的多個液晶層,液晶層包含液晶分子,液晶分子可通過外部場在平面內切換,以在不同相位延遲的狀態之間切換光波片;
2020年11月,Facebook曝光一系列光波導相關專利:用于顯示屏定向照明的光波導分束器、具有提取特征的光波導分束器、帶反射偏振器的光波導分束器、包含偏振體三維光柵的光波導分束器;
2020年12月,Facebook新專利提出“全身動捕磁性追蹤”解決方案,該專利主要描述了使用磁性傳感器執行或執行身體姿態追蹤的技術,以及用于同步磁傳感器以提高身體姿態追蹤精度的技術;
2020年12月,Facebook專利提出“自適應同步”技術(Adaptive Synchronization),該技術可確定當前幀的速率,其中幀速率指示會在顯示器上顯示當前幀的時間量;
2020年12月,Facebook專利曝光:利用頭顯攝像頭制作虛擬化身的動畫,可使用基于多個虛擬化身參數的參數化面部模型來渲染第一虛擬化身;
2020年12月,Facebook專利曝光:自動完成輔助系統中的手勢輸入;
2021年2月,Facebook專利曝光微米級發光二級管設計、用于檢測用戶與控制器設備的接近度的電容感應組件。
來源: VR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