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連線》雜志創始人主編凱文·凱利撰文指出,增強現實技術將引發下一個大型技術平臺——鏡像世界。鏡像世界雖然尚未完全存在,但它已然撲面而來。在不久的將來,現實世界中每一個地方、每一件事物在鏡像世界里都會擁有自己的影子——數字景象。
什么是鏡像世界?
作家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曾在書中想象出一幅與領土完全相同大小的地圖。
在書中博爾赫斯寫道, “制圖者繪制出了一幅帝國地圖,地圖的大小與帝國的大小一致,而且與帝國的大小形狀完全吻合。 ”而目前書中所寫內容正在演變為現實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在世界各地科技公司的研究實驗室里,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正在競相建造覆蓋真實地點的虛擬地點至關重要的是,這些新興的數字景觀將給人以真實的感覺。
但在鏡像世界中,虛擬建筑將具有體積屬性,虛擬椅子將顯示真實椅子的特性,虛擬街道將具有紋理和層次性,這些都能夠傳遞出“街道”的感覺。
“鏡像世界”一詞由來?
鏡像這個詞最初是由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家大衛·格勒恩提出,慢慢被世人知曉。鏡像世界可以覆蓋真實世界之上的高分辨信息層。想象一下,在未來的某一天,迎面走來一個你似曾相識的人,你卻想不起來他是誰,這時,一個虛擬的姓名標簽出現懸浮在那人的頭頂,你瞬間就能知道你遇到的人是誰。
或者是當你迷失在某一個路口不辨方向時,街道上出現一個虛擬的藍色箭頭,為你實時指清前進方向;又或者當你在某一個名勝古跡游覽時,在你感興趣的地方停留時,在你面前會出現該地點的注解,包括它的歷史、特點等信息。
鏡像世界為人們帶來什么?
鏡像世界的運用離不開物聯網。人們將具體的物體超鏈接到網絡中,最終出現的效果是我們可以像在網絡上搜索文本那樣搜索物理空間。比如說:可以公園內搜索坐北朝南的亭子。
這項工作的真正價值將來自所有這些基本元素的萬億種意想不到的組合方式。這個平臺將使世界所有地區數字化。在這個平臺上,所有東西和地域都將是機器可讀的,所有一切都會受到算法的影響。
來源: 炫美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