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menu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menu>
  •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nav id="yyece"><code id="yyece"></code></nav>
    <xmp id="yyece"><menu id="yyece"></menu>
    <nav id="yyece"><strong id="yyece"></strong></nav>
  • 專題欄目:ARVRMR虛擬現實

    南開大學舉辦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 戴上VR,我們來“穿越”歷史

    同學們“穿越”體驗飛奪瀘定橋。 本報記者 姜寶成 攝

    在“飛奪瀘定橋”中感受“大渡橋橫鐵索寒”的驚心動魄,跨越千年“走進”云岡石窟“觸摸”國家寶藏,“飛臨”會館戲臺“進入”京劇名篇來一場聯袂演出……在第45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5月17日,南開大學博物館為全校師生帶來了一場主題為“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的全新視、聽、沉浸與交互的“盛宴”──借助大空間多人VR(虛擬現實)交互體驗設備、移動式VR頭盔、AR(增強現實)沙盤、MR(混合現實)設備等,帶體驗者完成“穿越”之旅。

    “簡直太神奇了……”在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公共教學樓內,不少師生前來參與體驗,許多項目前排起了長隊,驚嘆聲此起彼伏。

    “我去過一次云岡石窟,但當時游客太多、距離太遠,很多內容沒來得及仔細觀看,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這么多的文物,體驗真是太棒了!”南開大學歷史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袁旭東開心地跟記者說。

    “借助虛擬現實技術等新科技,大家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在復原場景中觀賞、行走與互動,身臨其境地感受文物與歷史的魅力。”南開大學博物館負責人張婧文說,這次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云岡石窟、北京故宮、南越王墓等不可移動文物都被“搬”進了校園,供參觀體驗。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文博與世界史黨支部在此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黨日活動。“這種新技術輔助的黨史教育,能通過沉浸式、交互式體驗,打破時空限制,為我們黨組織開展紅色體驗式教育、上黨課提供新形式。”黨支部書記趙若凌說。

    “南開大學博物館今后將發揮特色優勢,沿著文物數字化、可視化的道路不斷探索。”張婧文說。

    來源:趣觀天下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