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作為一種新科技,已經普遍地運用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6月17日下午,在神木市第一小學的一堂科學課上,五年級6班的學生在科學老師常光菊和王亞玲的指導下,分批體驗“身臨其境”的VR技術。
培訓中,全體學生分組體驗,校長劉元首先介紹了VR的特點以及作用:特點是將虛擬現實技術引入課堂,讓人“身臨其境”;作用是增強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他說“在以前教學過程中,會遇到海底、太空等特殊的場景,口頭、圖片傳授往往沒有直觀的體驗。這次將VR技術引入課中,就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課堂變得立體,有助于對知識點的掌握。
隨后,學生們在常光菊、和王亞玲老師的指導下,三位一組,帶上VR眼鏡,玩起了VR。頓時,整個教室歡呼雀躍。一個學生扶著戴眼鏡的學生,上下、左右、前后,360度地轉著圈“觀看”。
觀看結束,學生們個個意猶未盡。學生說VR讓我身臨其境,走進物體,感受虛擬事物的奧妙,一點都不枯燥,很奇妙。觀看的過程中,不僅能‘聽到’,還可以真實地‘看到’,非常好玩,我希望以后會有更多這樣的機會。”
2016被譽為是VR元年,國內許多教育專家學者都在嘗試VR教學實踐。神木市第一小學也不甘落后,努力探索VR這項新技術應用到學科教學中正在起航,學校將不遺余力組織教師一起思考如何更好的運用VR技術,甚至參與設計VR教學課件,讓VR更好地為學生發展服務,為教育發展服務,拓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新基地,助力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張志斌)
來源: 神木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