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高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據調查資料顯示,現代都市人中有91%的人出現過恐高癥狀,其中10%屬臨床性恐高。然而,受影響的人很少利用現有的治療方案來進行治療,例如暴露療法——這種療法涉及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將人置于引起焦慮的環境中。
一方面,人們不愿面對自己對高度的恐懼;另一方面,在現實的治療環境中可能很難再現合適的高度用于刺激。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Dominique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款基于智能手機的虛擬現實暴露療法應用程序——Easy Heights,該應用程序使用了無人機捕獲的360°真實環境圖像,人們可以用自己的智能手機配合特殊的虛擬現實頭顯來使用它。
現在,他們已經進行了一項臨床試驗來研究其功效,并將其結果發布在了《NPJ Digital Medicine》雜志上。
01
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共納入50名患有恐高癥的受試者,這些受試者被隨機分成兩組。25名實驗組成員使用虛擬現實設備完成了一個共計四小時的恐高脫敏訓練計劃(兩個星期內進行了一次60分鐘的訓練,在六個星期內進行了六次30分鐘的訓練),剩下 25名受試者被分配到對照組,對照組成員不參與這些培訓課程。
在虛擬的訓練環境中,受試者先站在位于地面一米高的平臺上,在適應一定時間間隔后,平臺會自動上升。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受試者感知到的地面距離緩慢但穩定地增加,而不會增加他們的恐懼水平。
a)Easy Heights場景內容;b)受試者視角;c)用于訓練的虛擬現實設備;d)用于行為回避測試的瞭望塔。
在訓練階段之前或之后,以及未經訓練的參與者在同一時間段內登上了蘇黎世附近的瞭望塔。研究人員記錄了參與者到達的高度水平以及他們在塔樓每一層的主觀恐懼水平。在試驗結束時,研究人員評估了完成Easy Heights訓練的22名受試者和對照組的25名受試者的結果。
02
研究結果
使用該應用程序完成培訓的小組對高度的恐懼減少,能夠在完成培訓前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攀登,而對照組無陽性變化。事實證明,Easy Heights提供的虛擬現實暴露訓練的功效與傳統的暴露療法相當。
以下是行為回避實驗的調查結果:
a)行為回避測試(BAT):BAT得分范圍為0-28分(到達每個平臺得1分,俯視每個平臺10秒得1分);b)BAT期間塔上的平均主觀恐懼:平均主觀恐懼是根據在觀察10秒后在到達的平臺上評估的恐懼水平計算的。得分范圍為0-10分(0=無恐懼,10=最大恐懼)
c)恐高癥問卷(AQ):AQ評分范圍為0-120分,分數越高表示嚴重程度越高;d)對高度的態度問卷(ATHQ):ATHQ的范圍是0-60分,分數越高表明對高度的態度越消極。
與訓練前相比,患者對高度的主觀恐懼水平大幅降低,恐高癥癥狀有了明顯改善。
03
小結
二十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使用虛擬現實來治療恐高癥。
然而,幸運的是,新一代的智能手機可以用來生成以前需要復雜技術構建的治療類型的虛擬場景,這使得它更容易訪問。
該研究的結果表明,使用基于智能手機的虛擬現實暴露療法系統可以大大改善恐高癥患者的行為和主觀幸福感。那些輕度恐高癥的人可以從應用商店下載免費的應用,并自己完成培訓課程,對于一些嚴重恐高癥人員來說,也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該應用程序。
本研究是由Andreas Papassotiropoulos教授和Dominique教授領導的分子和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平臺正在進行的幾個項目之一,他們的目標是通過使用新技術改善對精神障礙的治療,并使這些治療可以廣泛應用。
來源: VR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