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 虛擬仿真技術將推動教育模式變革
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推動時代變革,教育能否跟上腳步?教育部曾提出,要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虛擬仿真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到2022年構建以校為本、基于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虛擬仿真技術在人才培養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虛擬仿真大大增強教學的交互性、體驗性。利用虛擬仿真等現代信息技術,線上線下結合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當前教學進入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階段,需要不斷優化教與學的策略,讓這些內容服務于教學,服務于教學設計,同時讓教學設計能夠基于在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上促進老師對教學的研究,提高課堂的時效性,提高教學效果。
虛擬仿真不但可以再現真實場景,還具有很強的交互性,能夠實現電腦和學生1:1交互,創造個性化學習環境。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虛擬仿真中的交互式學習可以達到類似網絡游戲趣味性與挑戰性并存的境界。同時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充分利用計算機可視化技術,將教學內容與評價價格可視化呈現。
虛擬仿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一方面虛擬仿真能夠“占領”學生的視覺、聽覺甚至觸覺等多個感覺通道,多感官的參與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虛擬仿真切斷了學生與周圍世界的感官聯系,讓學生“沉浸”在與學習內容的交互過程中,隔離了外界干擾,學生很難走神,這是高效率學習的前提。
企業依托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開發虛擬現實學習資源,優化學習體驗。如肌內注射虛擬實驗、心肺復蘇虛擬實驗等課程創設沉浸式學習場景,將抽象的內容用可視化多維虛擬技術展現,虛擬實訓過程更加接近現實場景。學員可以沉浸式體驗護理場景并進行操作實訓,學習過程更加形象、直觀。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能實現居家不停學、實驗在線做。
未來的信息化可能也是教育的必然,信息化可能會更多體現于線上教學輔助線下教學的一種模式,但它不可能取代線下教學,更多作為一種輔助形式呈現。現在越來越提倡遠程學習、自主學習,提供更多專題性、補充性的資源。基于數據的精準學習、混合現實、虛擬仿真將實現真正的大規模的個性化教學,發現差異,尊重差異,實現個性化學習、差異化教育。
來源:河南幻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