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教育還在運用PPT教學時
當傳統課堂還在播放視頻演示生命機理時
你是否想過會有一天
VR這種看似遙遠的黑科技
會進入課堂
帶你穿越進血管,與血液中的血細胞面對面
帶你瞬間轉移至心臟前,看心房心室交替跳躍
帶你一雙魔術手,玩轉顯微鏡的每一個零件
帶你神奇的保護傘,安全自由的探索危險實驗
帶你人機交互式探究、沉浸式體驗、情景式感知
學習的魅力和趣味盡在其中
VR 3D動態生命場景(動圖1)
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結構優化、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礎設施體系,簡稱教育新基建。
多樣化的虛擬仿真生物教學應用場景
在“創新應用新型基礎設施”中強調要“普及新技術條件下的混合式、合作式、體驗式、探究式等教學,探索新型教學方式。推動“三個課堂”——“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等應用,擴大優質教學資源覆蓋面。“部署學科專用教室、教學實驗室,依托感知交互、仿真實驗等裝備,打造生動直觀形象的新課堂。”由此可見,“VR+教育”將持續大有所為,作為教育新基建的一部分,虛擬仿真融合創新實驗室將成為每一所學校都必備的可進行體驗式、探究式教學和開展科學實驗的智慧教學空間。
矩道生物虛擬仿真實驗室(動圖2)
多樣化的生物教學應用模式
矩道科科技創新性地將虛擬實驗融入到中學生物的學科教學中,虛擬現實構建的虛擬教學資源彌補了傳統教學中各種痛點,讓學生更多地通過實驗來理解課本知識。目前已經在多個省市已成功建設案例樣板校,得到良好的教學反饋,獲得諸多老師和學生的認可。
一、突破空間屏障,人體生理結構與功能近在咫尺
教室里,學生們頭戴VR裝置,走進虛擬的人體血液循環系統中,摘下VR裝置后,他們又回到了真實的課堂,通過將VR的沉浸感和交互性特點,將傳統的二維課堂變成有趣的三維課堂,虛實結合間,領悟知識的要義,讓學生們不再死記硬背,而是通過身臨其境的實踐,獲取抽象知識概念的可視化感受,助推生命觀念的養成。
VR融合創新生物課堂
血液流動VR 3D動態生命場景(動圖)
血液循環VR 3D動態生命場景(動圖)
二、優化知識呈現形式,微觀可視化抽象過程常態化
通過VR與多媒體處理技術的高度集成,優化知識呈現形式。矩道生物虛擬仿真實驗室把知識模塊的組織形成、與知識呈現的多樣性、復雜性結合起來,以構建3D生命情境動態模型的方式,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屏障,拓寬了學習的空間感,突破了常規教學的視域,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動態開放的結構化認知形式。
物質的輸入和輸出VR 3D動態機理過程
光合作用機制VR 3D動態機理過程
VR融合創新生物課堂
基于矩道生物虛擬仿真實驗資源的新型課程既包含了生物學科的基本內容、又包含了生物視角下的邏輯關系,既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使教學內容的統一與靈活性得到完美的融合!不僅便于老師開展多情境教學策略,更有助于學生直觀地進行沉浸式感知和體驗,進而更加直觀有效地完成簡單生物現象到抽象生物概念、再到復雜生物原理的遞進式認知!
三、虛實結合,解決常態化實驗教學痛點
矩道生物虛擬仿真實驗提供了與國家新課程標準知識點相同步的實驗,包括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等。在精準還原實驗現象的同時,可以解決實驗周期長、實驗材料易失活,常規實驗失敗率高、實驗現象稍縱即逝等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實驗。
初中生物-觀察小魚尾鰭血液流動實驗
高中生物-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
2022版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強調生物探究與實踐活動中應注意安全教育,矩道生物實驗用品庫提供了包含使用指導與示范動畫的實驗器具;包含危險類別、應用介紹與注意事項的實驗藥品,全方位助力實驗安全教育。
生物實驗用品庫-實驗藥品
教學中綜合應用生物VR 3D虛擬仿真實驗室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個性化自主學習,比如午飯后或者自由活動時間,打開軟件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實驗或者需要鞏固的知識點,開展隨時隨地的學習,省去老師了準備和整理實驗器材的時間,讓生物學實驗的開展便捷高效,老師便捷教,學生高效學。“時時是學習之時,處處是學習之地”!
VR融合創新生物實驗課堂
教育新基建是國家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的牽引力量,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舉措,也將成為是各高校信息化“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矩道科技肩負服務教育的社會責任,必定緊跟時代的步伐,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培養青少年創新能力、助力國家強盛。